杨开渠则会隔段时间就去进行一次紫杉醇的治疗,注射完毕后就会返回病房。
有时候徐云前一天忙的比较晚,杨开渠回来的时候他正在休息,被吵醒后也不会埋怨什么。
这是后世医院里比较少见的情况,双方都抱着很理解的态度进行着相处。
杨开渠闻言朝徐云点了点头,做动作期间轮椅也被从门外推进了屋内。
与此同时。
徐云也看清了推着轮椅的人:
“咦,袁老。老师,周老师,怎么是你们?”
只见此时此刻。
推着杨开渠轮椅的并不是他的警卫员安山,而是
徐云许久没见的袁国粮和周开达二人。
实话实说。
在看到袁国粮那张消瘦而又憨厚的面庞的刹那,徐云的眼珠子便红了。
这不是因为他有多矫情,而是因为这位大佬在后世华夏人心中的地位实在是太过崇高了。
听到徐云的这番话,袁国粮朝徐云摆了摆手,做了个稍后再说的手势。
接着他与周开达将杨开渠坐的轮椅推到了床边,小心的扶着自己的老师回到病床,做完这些方才说道:
“小徐,上午好,今天是老师注射紫杉醇第三个疗程的最后一天了,所以我和老周就过来陪护陪护。”
袁国粮话音刚落,床上的杨开渠便瞪了他一眼:
“假正经,不就是打一次点滴吗,非要搞的这么正式。”
“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哪需要你们来陪护?浪费时间!”
袁国粮闻言嘿嘿笑了两声,挠了挠头,没有说话。
无论杨开渠怎么想,作为杨开渠的亲传弟子,这种阶段袁国粮肯定是要亲自陪同的。
一旁的徐云则轻轻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与此同时。
他的目光不动声色的在杨开渠身上扫了几眼。
杨开渠刚到基地的时候徐云刚好在场,对于杨开渠当时的状态记忆犹新:
当时杨开渠连整个人虚弱的躺在轮椅上,眼睛全力睁开的情况下缝都没嘴长的大,说起话来也是有气无力的。
说句很直白的话。
当时杨开渠的生理状态,已经和气若游丝这四个字相差不远了。
更别说徐云还和杨开渠做了很长时间的病友,对于杨开渠早期的身体情况很清楚。
另外如果徐云没记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