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走进不科学作者 > 第六百四十九章 纯血国产交换膜(第5页)

第六百四十九章 纯血国产交换膜(第5页)

杨承宗似乎也被自己的回忆勾起了些许怒火,只见他逐渐握起了拳头:

“在检查出金属数位器被下了黑手的那天晚上,我们厂子里所有人都没睡好觉,厂子里一位叫做王弘毅的老师傅甚至咳了一大口血。”

“后来组织上下达了自主研发甲种分离膜元件的指示,于是我们重新调整了方向,开始公关起了金属数位器。”

“接着在吴自良同志的协助下,我们在上个月突破了金属数位器的原理,并且重新计算了推导了表征参数和化学位差。”

“最终我们发现超滤、微滤等多孔膜的分离精度虽然较低,但在修改了压力支撑角后却能改变它的膜通量。”

压力支撑角?

听到这个词。

台下的徐云先是微微一怔,旋即便眼前一亮。

杨承宗的这番说法从专业知识方面解释起来可能比较复杂,不过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

兔子们进口金属数位器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内没有足够精度的工艺水平,而且短期内基本上不可能补足短板。

而杨承宗他们的新思路呢。

就是在精度方面稍退一步,结构方面选择加强。

这种做法的代价就是结构的叠加需要支出额外的一笔成本,同时成品率必然也要下滑一大截——原本可能成品率是10%,这种叠加法只能有2%。

但是别忘了。。。。。

杨承宗他们的背后并不是某家企业,而是整个国家!

就像后世有些航母配件一样,你如果说批量生产那咱们可能确实暂时没那水平,可如果不考虑成本,那么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目前的兔子们虽然财力依旧不足,负担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

但无论如何,至少要比精度这个天堑级别的关卡要好多了。

而介绍到这里之后,剩下的内容徐云便也猜到了。

只见杨承宗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于是给予这个思路,我们厂又经过一月的研发与调制,终于生产出了一款全新的甲种分离膜元件!”

“这种甲种分离膜元件的长宽分别是15。4x4。1厘米,厚度0。3厘米——长宽和原本的交换膜区别不大,但厚度却是原先的1。5倍以上。”

“受限于这种厚度,我们提炼的浓缩铀效率也只有原先的30%,但是提炼出来的浓缩铀丰度则可以达到。。。。。。”

“96。8%。”

嘶——

这个数字刚一出口。

徐云的耳边便清晰的响起了李觉的吸气声。

当然了。

这一次李觉还真不是不懂装懂,作为221基地的负责人和九院院长,他对于浓缩铀的概念还是很了解的。

天然铀矿的铀含量一般是0。7%,丰度达到80%则是高浓度铀,超过90%便是武器级。。。也就是可以用来核爆的铀丰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