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发生这事儿的地点就是在陇右金塔县,由于陈文良的身份属于一个很高密级的长线,所以221基地和当地的林政委可以直接进行联络。
如果真能发现红豆杉,直接请那边的同志送过来就行了。
接着老郭又望向了徐云,问道:
“小徐,除了紫杉醇呢?你说的靶向又要怎么解决?”
“靶向啊。。。。。。”
徐云见状沉吟片刻,对老郭说道:
“郭工,您还记得当初讨论水稻杂交技术的时候,我曾经提供的一个想法吗?”
“想法?”
老郭微微一怔,诧异道:
“什么想法?”
徐云闻言拿起桌上的笔,写了个大R和小r,将它在面前抖了抖:
“当时我曾经提过一个筛选优质基因的想法,涉及到了花粉致死基因R的引入。”
“也就是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去测定每个碱基反应中存在的片段的大小。”
“接着通过单碱基分辨率分离出DNA片段,将每个碱基一条标记的凝胶放置在X射线胶片上,便可以测出一些数据。”
“这属于DNA测序的范畴,如果我们再优化一下,便可以实现。。。。PCR技术。”(注:见581章,伏笔我埋了一个月了,有些人能不能别在我没写完的时候就说搞靶向药不合理啊,合着我伏笔自己不关注然后莫名奇妙死命杠,本来伏笔一收皆大欢喜,现在搞的我一肚子郁闷)
没错。
PCR技术。
早在当初交流杂交水稻的时候,徐云便已经埋下了这个伏笔——只是他当初没想着会用这玩儿意搞靶向药就是了,因为想要搞出PCR还缺一些东西。
但在兔子们和德英法达成了合作意向后,这个技术就存在了短期内现世的可能性。
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同时也正因如此。
徐云方才会敢抛出靶向药这个概念,要不他大可选择效率更低但更具可行性的化疗方案。
而另一边。
听到徐云所说的“花粉致死基因”几个字,老郭倒也很快想起了徐云所指的事儿。
当时袁国粮和侯光炯他们刚带着野生水稻抵达基地,在和袁国粮闲聊的时候,徐云便提到了在杂交水稻中引入花粉致死基因R的概念。
那时候侯光炯当场表示了技术上可能存在问题,结果徐云则当场给出了一个DNA测序的方案。
事后刘有成还带着实验室成员们做过一次简易的试分析,出结果后刘有成对老郭只说了一句话:
“此事大有可为!”
想到这里。
老郭也算是理解了徐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