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
自己对历史的改变,将会从今天开始?
。。。。。。。。。。毲
当然了。
徐云的内心想法姚笑林并不知情。
在打完招呼后。
姚笑林便将重点放到了阻尼器的具体原理,以及徐云的来历身上:
“韩立同志,我听说这个叫阻尼器的技术,是剑桥大学的最前沿理论之一?”
徐云见状连忙将心绪收拢,点了点头:
“没错。”毲
“那就奇怪了。。。。。”
姚笑林不由摸了摸下巴,眉头微微拧起,疑惑道:
“8分厂的老黄也是剑桥大学毕业的,虽然比韩立同志你早了个五六年,但他不至于连听都没听过阻尼器这个概念吧?”
“否则他且不说能不能拿出具体方案,至少应该会提一嘴才对。”
徐云不太清楚姚笑林所说的老黄是谁,不过他在来的路上。。。。或者说更早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这个时期华夏国内的剑桥毕业生虽然不多,但多多少少还是有几个的。
如此一来。毲
自己的身份或许可以暂时靠着偷渡回国进行模糊。
但很多知识。。。或者说黑科技想要通过剑桥这张大旗拿出去,就必须要过那些了解剑桥的‘学长学姐’的关。
而想要过掉这关,最好的办法便是。。。。。。
对知识的传播范围施加一个群体方面的限制。
想到这里。
徐云不由抬起头,看向了姚笑林,语气平静的说道:
“姚老师,这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毲
“一如华夏豆腐脑都可以分成咸甜辣党,国外大学对于知识的传播同样也分成许多群体。”
“其中有些群体非常排外,压根不接纳华夏甚至亚裔留学生。”
“例如剑桥大学有个组织,叫做使徒社,不知道姚老师您听说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