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各位可以先在纸上画一个XY轴的坐标。
其中X轴分成四份,按顺序分别标上四大基本力的微观作用:
引力耦合质量、
强核力耦合夸克生成质子和中子、
电磁力耦合成电荷、
弱核力造成的放射性衰变。
这四个力竖直向上各画四条线。
Y轴则是粒子对撞后可以观测到的能级,单位是电子伏特,每10的一次方为一格。
也就是0、10、102。。。。10^10、10^11。。。。。。。
其中原子解体的能级是10,也就是10的一次方。
原子核解体的能级是10^6。5。
接着是从10^9量级开始,电磁力和弱核力的两条平行线开始彼此逐渐靠拢。
等到了10^11量级,两条线汇成了一条。
这是可测到电弱粒子的能级,也就是完成了电弱统一理论。
也就是杨老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框架,把弱核力和电磁力纳入到这个框架中,最后由格拉肖提出的电弱统一理论。
同时这也是瑞士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大型加速器LEP所能达到的量级。
接着再往上走。
下一个数值是10^12。
这是海对面费米实验室太电子伏加速器可以达到的区间。
再往后是10^13量级,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量级。
它是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量级。
没错,LHC。
目前全球最高能级的对撞机。
这也是目前人类对撞的能级上限,13TeV。
当然了。
还没完呢——别忘了X轴的那几个作用力。
在达到10^20这个量级后。
原本二合一的电弱线,又会开始向左。。。也就是强核力的线弯曲,但强核力依旧笔直。
接着在10^24量级后。
电弱线和强核力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