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模组已经由徐云。。。或者说科大谛听项目组搞定后。
重力梯度仪最重要的环节就剩下了三个:
遥感平衡仪、测量械臂以及动力模块。
其中动力模块是由西昌基地自己解决的,毕竟作为国内火箭发射枢纽之一,西昌基地缺啥都不可能缺少动力设备。
因此他们真正需要检验的,自然就剩下了遥感平衡仪和测量械臂这两个零部件。
当然了。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同学问,那么50x50的晶格呢?
这就涉及到工艺稳定性的问题了。
诚然。
50x50的晶格虽然在整个重力梯度仪中非常重要,制造工艺也相当复杂,一般机构很难生产出来。
但对于29所这种单位来说,高密度晶格却是一项已经很成熟的工艺。
它不需要像遥感平衡仪和测量械臂那样由西昌基地提供详细的数据去走定制流程,只要计算好晶格的排布就可以了。
也就是掌握对应制备工艺的机构数量不多,但只要你找对机构,生产起来就非常容易。
某种程度上它和核武器有些类似:
几个匿核国家不算,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就五大流氓拥有核武,技术方面属于绝对的高端。
但对于五大流氓来说,想要生产核武却不算啥难事儿,动动手指头就能搞出来一枚霓虹快乐弹。
50x50的晶格板差不多也就这么个情况。
随后李华又带着葛同友,先后对其他几个箱子进行了开箱检验。
传感器。。。。。
落体棱镜。。。。。
离子泵。。。。。。
伺服线圈。。。。。。
环围灵敏扭丝。。。。。
一个个零件陆续通过了核验交接。
一个多小时后。
李华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主动朝曹毅伸出了手:
“曹少校,全部物品交接完毕,没有任何问题。”
听闻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