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也讲:”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打坐时首先要排除杂念并双目微合,而这样做极有利于物我两忘,而更主要的还有健脑之功、开悟之效。
再则脑也是我们练功中很重要的上丹田之位,《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称脑部为:”君主之宫。”另外,南北方向还与先天八卦之中的”干”与”坤”相对,”干”在上,为天。”坤”在下,为地。天、地、人号称三才,人在天、地之间可做到”天地交而万物通。”
《老子章句》中云:”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所以说南北方向练功也符合”天人相应”及”天人合一”之理论。
南、北与干、坤还代表阴、阳,所以我们面南可采阳气,而背北可采阴气。
人早期为爬行动物,故背在上为阳,腹在下为阴,而南北方向练功可做到阴阳互补达到体内平衡,故可强身健体、祛病养生。
我们知道五行中的火与水和五行中的长与藏相属,并与五政中的明和静相合,而腹部又是人体中极为重要的下丹田之位,故以上这些方法理论都有利于我们打坐练功。
如从现代科学来解释南北方向练功也是有道理的,地球有南北两磁极,而我们顺着地球磁极方向练功可使人体生物磁场磁化加强,故能调整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并起到良好的练功打坐效果,同时也符合”天人相应”之理论。
在我们修炼打坐时也可取”子“面北”、”午“朝南”,或根据自己感觉寻找打坐方位、地点、时间,一切以自然、舒适、效果而定。
《吕祖百章句》曰:”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
真人吕洞宾在虚无守静的打坐功态之下看到了生命返回起点的进程,他认为只有在静中”复归无极”才能与宇宙本体大道接通,而只有与天体合发共振才能养生延寿、开发智慧和潜能。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云:”道本虚无,三才六合之中,无所不灵,无所不至。
道乃万圣之祖,万物之宗。清静混沌,凝神炼气,三六时中,常清常静。灵台无念为清,一念不起为静。
意定神全,水源清;意动神行,水源浊。此是木金真间隔。”
让我们再认真地审视一下标准的打坐姿态,大家都会不难看出这同样也是个近似三角形的金字塔形状,而从头顶至下的三分之一处正是下丹田所在之地,也正好是”黄金分割率”的0。618之处。
丹田为藏精之府,同时也是炼精化气之所,丹田的真气充盈凝聚成丹后可固本培元、贮存能量。
另外丹田还是任脉、督脉、冲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和归缩处,同时也是血气汇集和真气升降的生发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泉、阴阳之会,故历代养生名家都极强调下丹田的修炼。
综上所论,打坐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很好方法之一。
打坐的正确方法打坐是道家养生的一种方法,它也称静坐、盘坐。
但是,并不是两腿一盘就可以称之为打坐,打坐是有很大学问的,下面我们来看看道家打坐的正确方法。
打坐前准备:
1、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假使条件不许可,那么可就在卧室中。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吹到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别人的骚扰。
2、坐时或另备坐凳或就在床上,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位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勿使软厚,以便于久坐。
3、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
1姿势以打坐姿势进行,(在这里最好不用睡式来炼以免昏沉入睡的现象)。打坐的姿势,可分坐椅式、散盘式、单盘式与双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