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他放下了什么东西的林南江却误会了,心想这家伙不会才搬出去的第二天就学人家上门带礼物吧?那也太见外了。
林南江忍不住上去翻了翻,原来是邮票啊,这才放心的回头问好哥们,“一大早就去寄信了?”
今早的主食是海鲜粥,林南江一大早陪着丈母娘去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大虾、干贝、螃蟹和生蚝回家,然后钱菊香在厨房跟张大妈研究怎么熬最正宗浓稠的海鲜粥,柳素琴起床后也过来给了几点建议,比如虾头虾壳不要扔,放点葱姜小火熬出虾油,然后倒开水陆续下食材。
最后熬出来的粥营养丰富、鲜香浓郁,闻着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林全生忍不住先喝了一大口粥,才抽空回答林南江的问题,“嗯对,路过邮局过去看了眼,没想到真的开门了,就顺便把信寄了。”
林南江吐槽,“你那是路过么?根本就是特意去的邮局吧。”
回应他的是当事人唏哩呼噜喝粥的声音,吃得头也不抬、专心致志。
跟林全生同款进食姿势的还有小芳芳。
是的,小芳芳今天终于不用看着大人吃好吃的,自己一个人疯狂流口水了。
她也坐在了餐桌旁边……的宝宝椅上,系上围裙和口水兜,面前摆着她的专用小碗,正挥舞着勺子嗷嗷进食,恨不得埋进碗里的小脸如果抬起来,大家就会看到上面“鲜掉眉毛”四个大字。
考虑到自家做的海鲜粥干净营养,口味也不重,加上小家伙吃过不少海鲜,都没有过敏的迹象,柳素琴才让她今天跟着他们一起吃的,只是份量很少,碗里那点粥,换成大人三两口就能吃光光。
不过小芳芳不贪心,有的吃就是很大的进步,她吃完自己碗里的,也没看着锅里的,而是继续埋头,认真的、仔细的把勺子和小碗舔一遍。
舔得干干净净,不放过任何一粒米。
时刻关注小孙孙的钱菊香心疼坏了,忍不住瞪了眼柳素琴,小声抱怨,“你怎么这么小气,多给两口不行吗?”
柳素琴不为所动,“就这么多了,吃完给她洗两颗草莓,再喂半根香蕉吧。”
“你们城里人真有意思,给孩子吃东西恨不得按粒算。”钱菊香嘴上吐槽,动作却十分麻利,生怕小小孙孙多等哪怕一秒,三两口吃完碗里的粥,就一抹嘴巴去冰箱翻水果了。
林全生这时候才干掉半碗粥,因为他来得晚,过来盛粥时,其他人碗里的粥已经晾到半温,刚好可以入口,而林全生是趁热喝的,此时额头已经冒汗了,这才抬起头抽了张纸擦汗,一边虚心请教柳素琴,“对了弟妹,邮局只卖信封和邮票,你说的专用信纸还能从哪里买,商场吗?”
柳素琴想了想,说,“明天先去商场找找,找不到的话,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也会有,不过文具店一般要等开学才会恢复营业。”
林南江可算发现好兄弟有多重视这事了,忙安慰道,“放心吧,元宵节后就开学了,不剩两天了。”
住在一个屋檐下没什么秘密,张大妈也知道林全生有了心上人,好奇的问,“那姑娘不是就在附近厂子里吗,怎么还要写信,直接打电话不是更方便?”
林全生还是有些体贴在身上的,“我们才刚刚认识,满打满算也没说上几句话,贸贸然打电话过去,就怕人家姑娘觉得不自在,还是先写信交流,等熟悉了些,我再问问她愿不愿意交换电话。”
“什么叫没说上几句话,你俩昨天落在后面不是聊了一路?”林南江习惯打直球,也有成功案例,更加不赞同好哥们的磨磨唧唧了,直接怂恿道,“平时打电话可能有些冒昧,但这次不是过节吗?朋友之间过节互相祝福很正常的,而且我记得老何说小李才出来打工不久,应该是第一次独自在外面过元宵节,很需要人关心问候的。”
都说万事开头难。只要通了第一次电话,以后就可以常常联系了。
林南江想的很好,架不住好兄弟顾虑太多,考虑几秒还是摇头,“算了,先写信也挺好的,我用了加急的挂号信,工作人员说一两天就能送到,也很方便的。”
柳素琴顿时竖起大拇指,“不错不错,全生哥很有绅士风度,相信对方能感受到你的用心。”
上辈子一穷二白,还能找到那么好的媳妇,是他应得的。
第57章·第五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