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崇祯的功过 > 第3章 清水面饼双规(第1页)

第3章 清水面饼双规(第1页)

乾清门西侧的廊庑小屋内,一盏油灯在窗缝漏进的秋风中摇曳。王承恩躬身将粗陶碗捧到朱由检面前,碗中清水微晃,映着灯芯一点昏黄的光。曹化淳则从食盒里取出三块面饼,麦香混着炭火气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开来。

崇祯盘腿坐在土炕上,背靠斑驳掉漆的木隔板,目光扫过眼前三人——王承恩、曹化淳、徐应元,都是信王府跟出来的老人。他拿起一块饼,指尖摩挲着粗糙的表面,忽然无声地笑了。

上上一世,也是在这里。十七岁的自己缩在这间太监值房里,啃着周王妃亲手烙的饼,喝着徐应元从井里新打的凉水,整夜攥着把匕首不敢合眼。那时他怕啊,怕魏忠贤的毒酒,怕阉党的刺客,怕这深宫高墙里每一道阴影都藏着杀机。现在想来,真是少年心性,可笑又可怜。

“魏忠贤。。。。。。”崇祯咬了口饼,慢慢咀嚼着,麦麸的颗粒感在齿间磨开,带着粮食最本真的香气。他心底一片雪亮:九千岁?不过一条拴在皇权柱子上的老狗!自己若今夜暴毙,第一个被提督京营的英国公张惟贤拖去千刀万剐的,就是他魏忠贤!

张皇后在宫内,周王妃在宫外——皇帝一死,太后就得从她俩当中出了!而紫禁城外还有十万京营和十万锦衣卫在——京营的军官多是北京勋贵子弟,锦衣卫的校卫、力士几乎都是“京爷”,锦衣卫的中高层又是勋贵出身,自然也都落籍北京,这才是北京城内最大的网。

他魏忠贤一个“臭外地的”敢在北京动皇帝?怕是嫌自己和那百八十个干儿子死得不够快?

“陛下,夜里寒,您喝口热水暖暖。”徐应元小心翼翼递上陶碗。

崇祯接过碗,没喝。清水中自己的倒影模糊晃动,他盯着那点微光,声音沉了下去:“清水加面饼,此乃艰苦朴素,不忘初心也。当年太祖皇帝游历天下时,怕是一块这样的面饼都是奢求,只有这一碗清水,能日日喝到。”

他顿了顿,抬眼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如今天下多灾,陕西赤地千里,河南蝗蔽天日。。。。。。不知多少百姓,连这一碗清水都成了奢望,又有几人能如太祖当年,一碗清水下肚,胸中自有万钧雷霆?”

屋内一片寂静,只闻油灯噼啪。王承恩三人垂手肃立,连呼吸都放轻了。少年天子的话像一块冰,砸进心里,又冷又沉。

崇祯忽然一笑,那点凝重瞬间化开,他拍了拍炕沿:“都站着做什么?坐!自己人,不拘那些虚礼。”他指着饼和碗,“吃!吃饱了,喝足了,今夜还得指着你们仨给朕守夜呢!明儿个起,咱们得把这偌大的紫禁城,一寸寸,拿回来!”

王承恩眼眶一热,扑通跪下:“奴婢。。。。。。”话未说完,崇祯已把手里那碗清水塞到他怀里。

“用这个喝。”崇祯语气不容置疑。

王承恩捧着还带着皇帝掌心余温的粗陶碗,手都在抖。曹化淳和徐应元也慌忙跪下,三人捧着那碗清水,你一口我一口,轮流啜饮。温暖的清水滑过喉咙,每一滴都是皇恩浩荡啊!和皇帝一个碗喝水,啃同一块饼。。。。。。这份殊荣,砸得三个大太监头晕目眩,热血直冲脑门。

“奴婢(老奴)愿为陛下效死!”三人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砖地上,声音哽咽。

崇祯重重点头,目光落在徐应元身上。这个八面玲珑的老滑头,上一世靠着和魏忠贤虚与委蛇,麻痹了阉党,给自己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可惜后来查出他收了魏忠贤五万两银子,自己一怒之下把他贬去凤阳扫皇陵,没两年人就没了。现在想来,五万两算什么?比起他稳住魏忠贤的功劳,实在不值一提。刻薄了。。。。。。是自己刻薄了。

他伸手,在徐应元略显佝偻的肩上拍了拍:“好好干。差事办得漂亮,日后司礼监掌印的位子,朕给你留着。”这是徐应元上辈子临死前最大的念想。上辈子没有让他做,这辈子一定得补给他。

徐应元浑身剧震,猛地抬头,浑浊的老泪瞬间滚落,嘴唇哆嗦着,只会一个劲儿地磕头:“谢。。。。。。谢万岁爷天恩!奴婢。。。。。。奴婢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记着,”崇祯俯身,声音压得极低,只有徐应元能听见,“好好做事,银子。。。。。。该拿的拿,不该拿的,烫手!”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徐应元一眼。

徐应元心头一凛,瞬间明白了皇帝话里的敲打和回护,更是感激涕零:“奴婢明白!明白!”

崇祯转向曹化淳:“老曹,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明日带饼入宫时,从信王府再挑几个机灵可靠的带进来。”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让他们去把昭仁殿里里外外,给朕打扫干净,然后。。。。。。安排可靠之人,牢牢看管起来。”

曹化淳心思缜密,虽一时猜不透皇帝为何突然要收拾存放书籍的昭仁殿,但“牢牢看管”四个字,让他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他躬身应道:“老奴遵旨,定办得妥帖。”

崇祯看着三人狼吞虎咽地分食面饼,最后一口清水也被王承恩珍惜地喝下,才道:“吃饱了就早些歇着,轮流值夜。明儿一大早。。。。。。”他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还有贵客要见。”

王承恩低声问:“皇爷,明早要见谁?奴婢好早作安排。”

“奉圣夫人,客巴巴。”崇祯淡淡道。

……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清晨。

客氏一身素白孝服,鬓边簪着白花,手腕上缠着黑纱,在两名贴身宫女的搀扶下,缓步走向乾清宫。她的面容憔悴,眼圈泛红,仿佛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尽管天启帝已驾崩三日,但她哭灵的姿态仍一丝不苟,任谁见了都要赞一声“忠仆情深”。

王承恩在前引路,脚步不疾不徐,恰到好处地保持着恭敬与疏离。他微微侧身,声音低沉:“奉圣夫人,先帝有遗诏,念您抚育之功,特赐宫外宅邸一座,供您颐养天年。今日召您入宫,一则是叩谢先帝遗泽,二则是领受恩赏。”

客氏垂眸,掩去眼底的一丝狐疑,声音哀戚:“老身……谢陛下隆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