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万物有灵,众生平等。
一间寺庙,一只红尾狐狸,一个小和尚,半生陪伴,经文轻诵。
花开花落,春去秋又来,菩提树越长越高,小和尚身量日日拔高,小狐狸也日渐开了灵窍。
人妖相恋,是禁忌,何况是佛门。
彼时小狐狸懵懂,只觉得和尚时常看她的眼神,复杂多变,后来更是与她鲜少见面。
小狐狸不知道和尚为何变了脸,狠心将她赶下山。
山下游荡着不明所以的小狐狸,山上坐着千愁百绪的和尚。
狐狸是妖,无法上山,和尚有愧,不能下山,隔着一座山,山上山下此生无法相见。
懵懂了和尚一世的狐狸,终于在和尚寿终正寝的那日,不顾弑妖的佛光,闯入寺庙,抢走奄奄一息的和尚。
和尚不愿,于是来到长得茁壮的菩提树下,隐忍一生,直到生命终结之时,和尚伸出去的手,终于摸上狐狸的脸。
擦去小狐狸满脸的泪水,他将一世修为悉数渡给小狐狸,连带着赠予她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自此,小狐狸不再懵懂。
后来的后来,小狐狸守在佛前,日日虔诚叩拜,为和尚求一个顺坦来世。
不知岁月几许,一日雨天,前来祈福的施主被困庙内。
还是那株菩提树,小狐狸见到了一个孩子。
只一眼,她便知道那就是她的小和尚。
之后年月,那孩子离家数十载,求仙问道,拜师学武,长成了一个行侠仗义、游走天下的修仙者。
这是与山上的和尚不一样的一生,小狐狸并没有打搅,只默默守候其后。
修仙者不理解她的做法,只寻了个理由打发走小狐狸。
“他说要去走遍天下每个角落,等到走完的那天,他就会回来找我,打那之后,我就在这里等他。
我知道,他在骗我,可我愿意等。”
采灵昂头望着大佛,苦涩一笑。
和尚哪怕是死,也要让这座寺庙成为她的庇护所。
这佛上金粉可驱避邪祟,也是他告诉她的。
小狐狸不会离开沧州,更不会离开这座庙,因为菩提树下,有她的小和尚。
等了这么久,她只是想物归原主而已。
“这具身体承载着两份感情,我就像被劈开一样,一半热烈追求,一半隐忍后悔。
我很清楚,既然是转世,那就不再是同一个人了。初看他的时候,我就知道,没有情丝的这一世,我们的结局早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