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汤五哥牛油麻辣底料光是西都州这一城三府都不够吃,很是抢手货,虽说后来家家户户有辣椒,也会用猪油、菜籽油炒,但到底不如汤五哥的味香,稍有些家底的人家,一到秋冬总会买上三四块。
这东西好放,过年来客了,做菜涮锅子招呼客人脸上也有光,有面子。
因此有人拿了汤五哥火锅底料从北往南运,跋山涉水路途远,卖的贵了——自然还有炒价钱的,说:奉元城汤五哥底料一等一的绝。
不过汤五哥的知名度还是在奉元城吃的最香最响亮。
南方人不知也正常,那牛油底料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的。
这次的高粱酒又不一样了,让南方酒客深深记下了汤五哥这三字,酒是真的好,没想过高粱能酿出这般醇厚醇香的酒。
好喝啊。
“你说底料我记得,
好几年了,
那汤五哥想必年岁大了,你还惦记着娶人家?”
“去去去去你的,我可没这般想。”
“不过你说他一个哥儿挣这般多的钱——”
“那也跟咱们没关系,我瞧着你心动,莫不是想跟着商贾去奉元城找汤五哥去?”
大家哄笑。
那人便说:“如今奉元城是皇都,我要是去也是去做买卖挣一笔,汤五哥这个人出手的东西都好卖,我也想着赚上一笔,即便不赚钱,买来自己喝也痛快。”
“这倒是。”
“高粱酒就每人一瓶,我喝它比喝女儿红还要稀罕着喝。”
后来还真有酒痴没喝尽兴,一路乘船转马车到了奉元城,衣衫不整风尘仆仆,背着包袱到了奉元城门口,很是忐忑问:“劳驾请问汤五哥……”
他怕那商贾为了卖酒胡乱编造的故事,那汤五哥兴许是杜撰的,也或许有这么个人但并没有太大的名气,商贾为了卖酒,什么稀奇故事都能编出来。
“你说汤五哥小酒楼啊?往里走,到了正街你花四文钱拦辆车,去安业坊小酒楼,他直接拉到。”
“真有汤五哥小酒楼啊?”
“有啊,怎么会没有,都在城里开了多年了,不过原先他家是做朝食的,后来开饭馆,现在做小酒楼买卖。”
“那汤五哥本人多大了?”
“瞧着年轻像二十多,但日子不对,得三十多了吧。”
“你问这个作甚?汤五哥同他夫婿感情可好了。”
酒痴坐上了车,他发现自己只要打听小酒楼、汤五哥,这奉元城百姓提起来也是很多话的,他在车中坐着听车夫说了一路,后来中途又上来客人,是位妇人,一听他们聊汤五哥也插进来聊了。
“……当初五哥也可怜,摊上个王八羔子秀才,姓啥我都忘了,只知道是个黑心的,把五哥亲爹活活气死了。”
“五哥又孝顺又有本事,同他夫婿成婚四年才有了孩子,守孝不同房足足四年呢。”
“我听说八兴坊那会还有人欺负汤五哥是个寡夫郎,想占汤家家产,汤五哥就打了回去,又告官,真是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