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章明拿着底料又去了街尾买骨头。
……
汤家馆子人越来越多,前头那个锅底煮的香味飘的老远,老食客今日早早来,有的是老规矩,现在店里吃,吃完了带着底料回家。
结果还没进门先喊:“门口锅里煮的就是麻辣火底料?”
“给我来两包。”
“我也要两包。”
也有人买了直接带回家,不在汤家吃,这些买底料的一瞧神色穿着打扮就知道是跑腿、帮闲、小厮,买的也多。
街尾猪肉铺。
朱四早上还纳罕:“今个来咱家买
大棒骨的人怎么这么多?”
“平日里送人都没人要。”嫌费柴火。
周香萍知道,
说:“我刚问了,
汤家馆子出了新品麻辣火锅底料,说是用骨汤煮出来更香。”
朱四一听脸上压不住的笑,了然点点头,乐呵呵说:“咱们家猪肉铺子,汤老板可真是咱家贵人,不搭噶的买卖,旺咱们。”
“什么不搭噶,汤家现在日日都要猪肉,以前一天卖个半只猪一只猪,现在不一样了。”周香萍提起来也高兴,现在家里猪肉两只起卖,而且有时候还会包圆一些别的坊卖不动的。
像是夏日汤家烧烤摊会出烤猪脚,猪蹄其他坊卖不好,他家就包圆了,别看钱数少,老百姓过日子就是从一文钱一文钱抠出来攒着积累下的。
“对对对,你说的在理,反正现在生意好,过两年咱们也能送娃娃去私塾念几年书了。”
周香萍点头,是该学字算账。
不说考功名——他们这样的人家就不往那边想了,识字算账多好,到时候接了自家铺子。
“还是老汤有本事,生了这么个厉害的哥儿。”朱四一高兴,嘴上又这般。
周香萍:“你可别在蒋婶跟前说这个话,她不爱听,不过不会说到咱们面上,我私心里觉得,汤老板不爱听这个。”
“成,我不说了,听你的。”朱四改口倒是快,以前是汤五哥儿来他这儿买个几文钱的肉,不说求着巴着他吧,但他略长一些年岁,还能充半个长辈说教几句,现在可不一样咯。
汤五哥儿不是昔日的汤五哥儿了,是汤大老板。
真是变化快。
……
有夏日的辣椒菜打底,像是辣椒炒肉、水煮肉片、毛血旺、麻辣鱼等等菜做铺垫,麻辣火锅底料一经推出,老食客都知道‘辣椒’是怎么回事,吃不了辣的自然不买不点,爱吃的那是必吃。
因此没多少矛盾麻烦问题。
撑死就是,店里有人吃麻辣火锅,大冷的天吃的一身汗,脸颊红红的,店里香味浓郁辛辣,旁边不爱吃辣的看了、闻了,都有几分跃跃欲试,而后问:汤老板能不能有个有点辣但没那么辣的火锅啊。
微微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