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办法,百官的心里即便是有再多的无奈,也只能是暂时的忍着,然后看李煜的发挥了。
“公元960年,唐显德七年恶月十五,大唐科考毕。
榜上有名者,总计有五十人。
三人除名。
三人位列榜首。
十三人入此榜不与此共评。
三十一人皆为本朝进士。
除名者,为抚州王伟,抚州杨凌,信州张纸。
入榜首三人,为状元郎:金陵城人氏张良友。
榜眼:金陵城人氏张良墉。
探花:金陵城人氏张良锋。
入榜首三人全城扬名三日,张贴告示唐国全境。
除名三人,以以下犯上罪行惩处,处以极刑,永不录用三族,昭示天下。”李煜在宣这道旨意的时候,由坐着改为了站着,说到最后他几乎是咬着牙说的,很显然他是被气到了。
在听到李煜的旨意之后,百官们的表现和心情都是不一的,尤以礼部尚书张若风的情绪波动最大。
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表现,这位太子殿下的动作实在是太过难猜了些,不是说好了将状元郎给自己的大侄子张良墉,怎么又给了二侄子张良友。
还有自己那个纨绔儿子不过是走个过场,竟也有了探花的奖励。
至于那三个除名者,张若风没有心情去理会,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反正这些人的死活又影响不到他,现在他在乎的只是自家子侄的未来。
他这么多年来为了李唐天下的辅佐,不就是为了将权利交接给下一代,不至于让后代处于艰难的境地吗?
现在达到了他就心满意足了,拿到未来新国主第一次举行的科考,必然在新朝的时候能得到重用。
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接下来礼部尚书张若风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让李煜这位太子殿下,对于他们张家产生什么厌恶心理,从而导致权利交接失败。
至于那十三位还未宣布的全才,张若风知道接下来就该是正戏了。
虽然刚刚这些东西,在往年就已经足够震撼了,但是在今年很明显就不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