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奇哈哈大笑:“礼数之事,不必拘泥!”
“孟家世代从军,一门武夫,不是迂腐之人。”
“只是怕委屈了陆姑娘,孟珙如今常年在外奔走,怕是难有时间陪伴她。”
“孟守备不必担心,”杨过道,“陆师侄性子刚毅。”
“况且,陆师侄同在为对抗异族出力,他们婚后自然是夫唱妇随。”
“好啊!”
商议已定,孟奇当即命管家取出文房四宝,亲自写下聘书。
柳氏则去内室取出一支祖传的玉钗,作为给未来儿媳的见面礼。
“杨大侠,龙姑娘,”孟宗政将聘书递给杨过,“这是老夫的一点心意。”
“待问过陆姑娘心意,若是她本人同意,就烦请杨大侠将这婚书与玉钗交与她。”
“到那时,孟某请媒人正式去全真教提亲。”
杨过郑重接过聘书,躬身道:“梦守备放心,我定会谈妥此事。”
“好!如此便有劳杨大侠费心了!”孟奇一脸喜色地答应。
接着又感慨道:“杨大侠,小儿能有你们这样的长辈,是他的造化。”
当日,孟府大摆宴席,庆贺这桩喜事。
席间,孟奇与杨过谈及兵法战阵,柳氏则与小龙女闲聊家常,气氛温馨和睦。
孟奇举着举杯朝杨过示意:“杨大侠,你这在敌人治下发展义军的计策。”
“孟某初闻之时,觉得难以成行!”
“如今听着珙儿的成就,可真是如雷灌顶啊”
“孟守备言重了。”杨过语气谦逊,“保家卫国,亦是我等江湖儿女的本分。”
“此计能成,孟珙可是居功甚伟!”
“孟守备可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听着师父夸赞自己,孟珙微微挺起了胸膛。
“杨大侠,我再敬你一杯!”孟奇笑意不减,举着酒杯示意,“珙儿能有今日成就,少不得杨大侠用心调教!”
眼看天色渐晚,杨过与小龙女起身告辞,孟珙则留在孟父。
孟奇夫妇一直送到府门,再三叮嘱路上小心。
返回襄阳途中,杨过心中感慨:“龙儿,没想到此事如此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