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盯着点底线,别让人搞小动作。”
“剩下的——让他往前试。”
……
当天晚上,李冬生一个人留在办公室,把整张流程图重新改了一遍。
他划掉了其中一块“高职异动缓冲层”。
在旁边写了一行小字:
“该层人为设置,非组织规定,撤销。”
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这一次,不是系统叫他这么做。
而是他自己,决定不再给任何人留“躲避改革”的退路。
夜里十点,市委常委会临时通知开会。
主题是“流程制度推进与风险评估”。
这类标题,十有八九是打擦边球的——表面上谈系统,实际上谈人。
尤其是“风险”两个字一写,谁都知道今天要开刀的,不是制度,是人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十点零五,书记进场,环视一圈:
“都到齐了,那就开始。”
他不看材料,开口就丢出一句:
“流程制度试点已经推开。”
“有人说太快,有人说风险高。”
“那我今天就问一句——哪个环节是错的?”
“谁能举出来?”
常委会上沉默一片。
宣传部长赵行第一个出声,语气谨慎:“书记,制度没问题,只是节奏是不是可以再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