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百分百控股位于葵涌的,全球最繁忙港口之一的港岛国际货柜码头。
百分百控股位于青衣岛的,由九龙、太古、黄埔三大船坞合并而成的港岛联合船坞。
百分百控股管理港岛多个本地码头的和记港口公司。
百分百控股屈臣氏集团,旗下包含屈臣氏个人护理连锁店、百佳超级市场连锁店和丰泽电器行。
百分百控股港岛历史最悠久的贸易公司,涉及食品、日用品、工业原料进出口的和记洋行。
除了主体业务,和黄还掌握这三个不起眼的“小资产”……
第一个“小资产”,和记黄埔持有百分之三点九七的汇丰股份。
1865年怡和、太古、沙逊、旗昌等十家洋行共同出资投创了汇丰银行。
时至今日,十家洋行只有太古和怡和两家还活着。再就是一个业务全面萎缩,几乎退出所有实控经营,以家族基金形式守着老本吃红利的沙逊家族。
余下七家洋行在撤出亚洲市场、倒闭或被吞并的过程中,所持有的汇丰股份几经转移。
其中太平洋行撤出港岛时,持有的汇丰股份被黄埔船坞承接。宝顺洋行和仁记洋行的股份被和记洋行接手。
和记和黄埔两家,曾经都在汇丰的董事会上占据过席位。
一时风生水起过后,两家没有跟上汇丰发展的脚步,权重一再被稀释。73、74两年经营最困难的时候,又都出售了部分持股套现。
等75年汇丰开始推动二者合并时,总占股已经不足百分之四了。
但即便是这样,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李家诚入主和黄后凭借这百分之三点九七的的汇丰股份,以及沈壁的支持,进入了汇丰董事会。
时间进入八十年代后,老黄瓜趁着两边谈判陷入僵持,国际资本对港岛信心不足时,持续吃下了部分投资机构释放出来的股份,最终在85年成为了汇丰的非执行副董事长。
从那时起,在港岛地界上,他才从替汇丰赚钱的工具人,变成坐上牌桌的,真正有影响力的人物……
和黄第二个“小资产”,持有枫叶国赫斯基能源百分之九的股份。
虽然只是小股东,但赫斯基能源主营的是油气田勘采和炼油。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当下,算是和记和黄埔两家众多海外投资中,罕有的优质项目。
要是类似的项目再多掌握几个,两家也不会沦落到眼下这种半死不活的鬼样子了。
第三个“小资产”,持有恒生银行百分之四点九的股份。
港股的恒生指数,就是恒生银行64年创制的。以64年7月31日为基期,于69年11月24日正式对外公布使用的。
恒生银行是33年?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伟、盛春霖和何添共同创建的华资银号。
在六十年代初时,发展成为最大的华资银行,62年时资产规模已经可以挑战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