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我的精神便逐渐开始好转,快过年时,我回到了乡下老家,与从小抚育我的外婆住在一起,我每天帮她养鸡,坐在屋门口晒太阳,渐渐地,我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是的,顿悟就在那一瞬间,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每一个幸福的当下。当我晒太阳时,我感受到的舒适温暖,我吃了一个美味的食物,那一刻的快乐。我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那一瞬间的自我满足。与外婆交谈时的舒心,和好友在一起聊天时的畅谈。甚至看到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开得真美好,那一瞬间的愉悦感受。闻到了深冬里的月桂香,那一刻的心旷神怡。
每一个幸福的当下,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啊!
我活着,就是来体验每一次当下,感受每一刻的幸福。
你们看到我这番经历,是否也觉得十分玄奇?是不是感觉,无形中的命运在推动一切?
去年过年,很多人见到我都说,你变化好大。
我变了什么?以前的我,几乎不与外界交谈,不与亲戚往来,我是一个封闭的人,我从不向外界投注目光,因为我不在乎。
我不在乎吃喝,不在乎他人,不在乎物质,甚至不在乎我的身体。
然而去年,我突然变得健谈,见了亲戚朋友会谈笑,会去主动祭拜先祖,会参与过年时的家庭活动。以前我都不屑一顾,觉得这些东西毫无意义。
不知会不会有人觉得,我可能变世俗了。
我弟弟就这么想,他觉得我变得俗气。因为他和从前的我几乎一样,一个人住在外面,离群索居,不与外界交流。我们出生在一个家庭里,养成的人格底色很像,虽然他受到了偏爱,但他反而不如我顽强,被社会打击后陷入emo。
我与他产生了几次深入的交流,我说我觉得我好像更成熟了。
他问:成熟是什么?
我说: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类的命运,然后自然而然地走到人群中去。就像一只落单的羊,开始认识到自己是羊,然后走进了羊群。
他问:你难道不觉自己独特吗?你是我见过最奇怪的女孩子。(或许是因为一直以来我都很淡漠才会让他产生这样的印象)
我说:那我还是个人啊!
事实上,我以前觉得自己是个野兽。
有句名言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就是神灵。我不觉得自己是神灵,我可能就是野兽,不在意人类社会中的物质金钱,不在意人情世故,也不需要感情。在我的世界观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身份高低,不论钱财多少,即便是世界首富站在我面前,我也许会赞叹对方的能力。但我依旧打心底里认为,我们灵魂层次平等。对于读者也是如此,我认为我们灵魂平等,我们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因此有时看见评论区里对我指点谩骂的发言,我总会感觉不爽,如同野兽一样桀骜不驯,学不会人类社会里的生存法则,也学不会“顾客就是上帝”的概念。
现在我终于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哎,原来我是个人啊!我该去做人的事,而不是在一个人类社会里,做一个格格不入的野兽。
我痛苦,我身边的人也痛苦。
后来我又给他讲述我的书,我说这一切都是命运的指引。我弟是一个很不信命的人,他说:你有没有想过,你突然的迷茫是因为你的书?
我当然想过,甚至从科学的角度讲,我心理的变化很可能来源于这本书。
我将我的心写进故事里,最终故事又反过来塑造了我。
从头看到现在的读者肯定也发现了,这本书一开始写的孟园是孤寂的,她行走人间,与谁都没有牵绊,她身边只有自然,只有妖,没有人,没有世俗,没有生活,只有风花雪月。所以前面的情节很“出尘脱俗”,有人认为前面非常好看,很独特很特别,有“仙气”。后面就不好看了,多了很多纠葛,很多人,很多烟火气,不仙了。
从前的我不也是这样吗?我生活在人类社会,却不与人群接轨,不与世俗接轨,远离家乡的出租屋就是我的世外桃源,是让我出世的隐居地。
然后,我写到了第二卷,人开始多了,角色开始多了,最重要的是,随着世界观的塑造,孟园的责任来了。
她必须承担一整个世界的责任,她必须救世,她必须扛起无数人的生命。这是我早先定下的大纲,但我写不下去了。
因为我本人是一个逃避社会、逃避责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