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下车之后,因为工部改造之事,贾琮来过几次查看,此间路径已熟悉。
带着姊妹们过仪门,大厅,暖阁,内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
而贾琮选定的住处是正堂右侧一所大院子,这里原先曾是东府的核心院落。
当年曾是贾代化的居所,后来贾敬住过一年便出家修道,每次祭祖回来,也选了另外住处。
贾珍等因生父尚在,也不便入住,多年来这个院落一直空置。
出了院子的后廊小门,走上两步便是会芳园,再往里走便是依山水榭、登仙阁、逗蜂轩、天香楼等宏丽雅致的建筑。
后来元春省亲兴建大观园,便是划走了会芳园的一半区域,如今整个会芳园还是完整无缺的。
一条从东墙外引入的活水,流经整个会芳园,临水之处,多建楼台亭轩,间隔处搭建湖石假山。
小桥通蜿蜒之溪,曲径连青石之路,石中清流激湍,树下篱落飘香。
而贾琮让工部在府邸降制时,将各处建筑过于艳俗奢靡之处,改为雅致清朴之风,愈发与水光树影相融,更生朴拙俊雅风姿。
芷芍五儿等忙着规置院子,贾琮却去尽地主之谊,带着姊妹们在会芳园中游荡,看水登楼,寻芳赏花,各自都觉胜景新奇。
等到返回自己的院子,芷芍五儿等人带着家奴,已将四处归置如新。
姊妹们各自找地方坐了说话,黛玉看到英莲还在书房中忙碌,便信步过去观看。
见英莲正在归置书架,但书桌上文房四宝,香炉檀鼎等都摆得齐整有序。
还有两本摊开的书,里面还夹着书签,旁边还有批注,就像是刚刚摊开看过的样子。
黛玉过去一看,一本是四书集注,另外一本是时文集子,而这两本都是常见的科举用书。
“英莲这两本是三哥正在看的吗?”
“是啊,这是昨晚少爷看过的书,我是按他看到的地方码放,这样少爷再看的时候不乱。”
黛玉笑道:“真是个好丫头,三哥让你管着书房,还真找对人了。”
黛玉正说着,却听后面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听到贾琮的声音:“妹妹这是发现了什么稀罕?”
黛玉举着手中的时文集子,笑道:“三哥哥如今已贵为伯爵,难道还要去蟾宫折桂,可让别人怎么活。”
贾琮笑道:“我倒是喜好读书,这次从辽东回来,本想偷懒几载,无奈时势不由人,明年说不得还要下场一搏。”
黛玉疑惑道:“时势不由人?”
贾琮不想和黛玉说那些事,免得惹她多思,笑道:“先生号称文宗学圣,我是他入室弟子,不搏个进士出身,就愧对师门了。”
等到一应迁居安置都办妥当,姊妹们几个一处,探春和英莲读书写字,贾琮和迎春、黛玉下棋观局。
芷芍和五儿,或读经,或煎茶,各自有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