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专门学习过,看到这些词,大概只会一脸茫然。谁能从鲁棒性三个字上想到系统在扰动下的稳定性。至于反身性就更让人无语,数学上一个元素如果等价与自己,就具备反身性。
光看这个词谁能理解?
所以哪怕是相关专业从业者,也会吐槽这些神奇的翻译。
但没办法,这些定义是人家率先提出的。
现在华夏也有机会再一些领域领先了,也意味着乔代数跟乔几何中的一些专业用语也可以用中文来命名跟释意。是该让对面的学者们学习一下,该如何用尽量准确的描述来还原一系列中文专业术语的定义。
想想的确挺让人激动的,妥妥的风水轮流转了。
“我懂你的意思了。那这样,咱们这就开始联系人,今天晚上争取就把这个事情定下来。然后飞一趟西林去跟乔泽谈谈这个事情。一个李建高如果不够,还能把西林工大拉上。他们今年提交了好几份发展计划申请,咱们也是能帮忙说上话的。”
张明睿立刻附和道。
“嗯,就这么办。”周良一锤定音道。
美国,普林斯顿。
当华夏两位大佬级院士觉得乔泽正在隔空跟普林斯顿的学术大佬们眉来眼去的时候,这边的大佬们一觉醒来后也看到了乔泽出的两道题目。
感觉完全不同。
都不知道该不该开心。
看过第一道题,发现乔泽出题模式直接从一维直接上升到高维,自然意味着想要解决这道题复杂性直线上升。
但话又说回来,乔泽出的题目也的确很有意思。
让人不爽的则是,乔泽虽然出了两道题,却没对他们总结出的定理发表任何意见。
这显然不太让人满意。毕竟出题其实只要继续研究,总能慢慢丰富题库,但定理的正确与否却决定了研究的方向是否正确。证明过程是否存在他们忽略了的错漏。
这就真的很气人了。
而当看到第二道题时,也让一众大佬们再次陷入深思。
这是几何?
办公室里,爱德华·威腾根据题目写下了一串公式。
随后开始沉思,直到门被敲开。
“请进。”
“你好,威腾教授。”
“彼得?你怎么来了?”
“来参加明天下午sarnak教授的在隔壁举办的研讨会。嗯,想要跟你讨论一下,该死的时差让我早上七点才抵达这里。”
“哦,坐吧,来杯咖啡?”爱德华点了点头,表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