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无防盗 > 第九百六十六章 帝国余晖(二十五)(第2页)

第九百六十六章 帝国余晖(二十五)(第2页)

暂时将本阵放在此处的陆离,远眺外洋水师大规模调动,当即猜出具体情况,并没有什么特殊指示,一边督促麾下休整,一边等待李舜臣派来的使者,向自己说明原因。

“倭军水师动了。”

陈磷啃着生冷面饼,大口咀嚼,并说道:“唯有如此,李舜臣才会这般迅捷,先行一步,稳住阵角。”

一旁,放着把出现豁口的宝刀。

毕竟倭人不是绵羊,除却本多忠胜以外,肯定还有人物。

“咱们已经顺利拿下城楼,并在城内站稳脚跟,不需要外洋火炮支援。”

陆离只说了这么一句。

十六世纪东亚海战王者,李舜臣实至名归,桀骜如陈磷,来自大明宗主国的水师大人物,也是心悦诚服。

故而,没必要过多担心什么、叮嘱什么,给予绝对指挥权,保持充分的信任即可——

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上次壬辰战争的走向,在未被党争牵连之前,他一手缔造的水师,屡次以弱胜强,硬生生拖垮倭军后勤。

不可否认,在丁酉再乱期间,由于继任者的无能,李朝水师变得无比孱弱,无法在战略上发挥重大作用,但李舜臣仍旧为国家鞠躬尽瘁,重新赋予舰队生命。

会按照原来的轨迹,不幸牺牲吗?

本来自身就处于风暴边缘,不该分心其它,但陆离还是忍不住叹息。

没有李舜臣,抗倭援朝战争的结果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但胜利会迟到好几年。

一名战士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一个天才,既要生而逢时,也要死而逢时,或许在李舜臣看来,死在最后的海战之中,未必不是一种幸运。

“如果能够干掉那群倭寇,我死而无憾。”

主力舰队出发的路上,李舜臣向上天祷告,而话刚说完,一颗流星自天幕坠落。

以他的性格和李氏王朝的党争劣性根,假如活到战后,必然跟上次一样,鸟尽弓藏,能活着被流放至偏远地区已是最好下场。

事实上,不管是陆离,还是李舜臣,都下意识默认,打完顺天之战,便不会再有大规模战争了。

【征发浙陕湖川贵云缅南北兵通二十二万一千五百余人,往来诸将及任事人三百七十余员,粮银五百八十三万二千余两,交易米豆银三百万两,实用本色米数十万斛,诸将赏银三千两,山东粮二十万斛。】

根据原历史的官方记载,简略来说,这场战争总耗费为银八百八十三万五千两,米近百万斛。

在经历张居正主持的考成法、一条鞭法及清丈田亩等一系列改革,大明财政问题得以舒缓,堪称中兴——

户部岁入四百三十五万两,收支相抵后,每年结余约八十五万两。

不过,期间得保证国家没有什么大灾大难,亦或者,皇帝不大兴土木,搞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情。

也就是说,保证财政十年不亏,府库充实的情况下,才能支撑这场战争。

可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万历皇帝最喜欢的福王,婚礼耗费三十万两,营造府邸用去二十八万两。

此方世界存在很多匪夷所思的志怪因素,这一点确实没错,但大环境并未改变。

这场战争让本就有着内忧的大明,不断拿万历前期积累的财富,填进这个大窟窿里面,且明面上看不到好处——

绝大部分朝臣及所谓的清流,都认为此事和明朝无太大关系,故而态度异常消极。最初开战,也就万历皇帝和兵部尚书石星,两人是明确表态要抗日援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