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姐是一家开在鹏城的烙锅店老板。
她的店子开业时间不长,也就两个月左右,恰好是贵州旅游兴起那会儿。
刚开业时,因为位置不朝大路,所以散客不多。她这家店又没什么名气,更是招不到什么客人。
不过很快,转机来了。
有人告诉她,在鹏城开店都要做活动,推广,买营销。广告多了客人自然就多,味道只要够好,客人自然能当回头客。
最近贵州旅游很火,网上到处都是各种美食美图。
现在店里没客人,只是因为没人发现这家店,买买广告就好了。
她信了。
然后花了钱。
营销当然有用,鹏城的本地饮食公众号和探店网红数量不少,其中不乏一些做得很不错的账号。
只要老板们愿意花钱,他们总有办法弄到流量。
蓉姐咬咬牙,试着买了一次公众号广告,还找了些本地专营小紫书账号的网红发美图。
最开始是有用的。
客人们看了美图,哪怕明知是广告也会跑来探店,然后点单,吃饭,走人。
没了。
热度持续时间也就半个月左右,等最初那阵热度过去,她的店里客人还是很少。
等她再次咬牙买广时,还是一样,客人会来,却不会成为回头客。
怎么回事?
于是她开始到处找原因。
难道是鹏城年轻人多,大家都喜新厌旧,每天都想试试其他好吃的,所以来过一次就不想再来了?
有点道理。
想通了,不怪她。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她的某些其他同行开始猛猛赚钱,其中不乏一些选址比她更偏的店铺。
好,刚想通没几天,又堵上了。
蓉姐和店员们研究了一下,这些猛猛赚钱的店,除了某些本身选址非常好的店铺之外,大多被小迟没吃饱推荐过。
“难道是之前推荐我们的公众号和网红不行?”
“要不,找她试试?”
……
台风天里准备大干一场的禾嫒尺在邮箱里找到了蓉姐给她发来的邮件。
对方将来信意愿表达得非常清楚,大致就是希望她能用小迟没吃饱的账号给她们店做个推广,市场价,可谈。
禾嫒尺将邮件中的店名、地址搜索一遍,出来的结果让她有些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