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了,为了减少经营成本不惜让味道变差是什么神操作,真当客人吃不出来吗?”
如果禾嫒尺这回只是随便去了一家牛蛙店,觉得店里牛蛙不好吃,或许随便在点评评论区吐槽几句也就算了。
但好吃蛙是她的牛蛙启蒙店,以前曾给她和朋友们带来过不少美好的回忆。
所谓爱之深恨之切,想到一家好好的牛蛙店忽然改配方,导致自己再也吃不到以前的味道,禾嫒尺总觉着心中有一股憋闷气无处抒发。
憋着?
那不行。
她决定剪一小段吐槽视频试试。
名字她都想好了。
就叫《好吃蛙,还我初版干锅紫苏牛蛙!》
写稿、录音、剪辑、配字幕。
发送!
对了,把任务完成的流量券用上,多找几个有共鸣感的网友陪着一块吐槽两句,完美!
……
“啧,总感觉今年吃的牛蛙味道和以前不太一样,但具体哪里不同还真说不上来,毕竟看起来区别不大。”
刚在好吃蛙吃过饭的付敏和朋友们发着语音说。
“是我味觉有问题还是今天品控不好呢?没有那种以前吃完意犹未尽的感觉,我的会员牛蛙锅次卡还剩三次,下回可别再这样了。”
跟禾嫒尺一样,觉得好吃蛙味道发生改变的人其实也有不少,只是它的改变非常微妙,从外观上看不出来。
好些顾客甚至还以为是自己的味觉或是记忆发生问题,倒是没怀疑好吃蛙的配方变了。
刚吃完牛蛙回家的付敏没把这事琢磨明白,倒也没再细想,往小沙发上一瘫就开始刷短视频玩。
结果没刷多久,一篇名为《好吃蛙,还我初版干锅紫苏牛蛙!》竖屏视频进入视野。
富有节奏感的字幕出现方式,以及那种会出现在悬疑剧里的BGM,抓住了付敏的视觉和听觉。
“你们有没有觉得最近好吃蛙变难吃了?”
“品牌升级,改版,都改了些什么?”
“为什么好端端在全国开了数百家连锁店的连锁品牌会更改拳头产品配方?”
短短几句话,让原本瘫在沙发上的付敏直起了身子。
现在大数据也太厉害了,刚吐槽完好吃蛙就给推送这种视频吗?
不过她还真挺好奇,继续往下看看再说。
“改版之后变难吃这件事不是我一个人的说法,我们看看某评价软件上,其他网友们的说法。”
接下来,视频内容便开始播放一张张拼接截图。
图上的内容基本都来自小众点评评论区,客户ID都被打了马赛克,但是里面的评价内容相当一致。
大多都是在说好吃蛙味道变差,尤其是招牌紫苏干锅牛蛙,份量变少,或是味道不如从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