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俞靖不可能这般得意忘形。
很快,众人来到海湾对面。
靠近工坊,就听到叮叮当当敲打声,以及匠人的吆喝声。
走入一个空旷大房子后,就见里面到处耸立着冶铁炉。
他粗略数了数,大概有三十几座。
大约有一百多匠人在里面忙碌。
“殿下,这边。”俞靖迫不及待领着朱棣来到房子左侧,一个隔开的小屋。
推门而入。
朱棣眼睛顿时一亮。
一柄十分精致的火铳,摆放在架子上。
管身很长,大概有一胳膊左右。
足足比朝廷现在使用的火铳长了一倍。
管身长,火药充分燃烧后,密闭性就高,射程也就更远。
“殿下提的铸造法,因为管身长,孔细,铁匠们暂时还做不出了。”
俞靖在旁边介绍着:“最后只能用铁皮卷,不过太耗时了,现在铁匠们正在研究,把一根铁棍烧红后,在铁棍上钻空……”
朱棣打量手中火铳,认真听着,“不着急,咱们现在主要制作大明现有,制作工艺成熟的火铳就行,长管身火铳制作法,继续慢慢钻研。”
他手中这把火铳,配有木柄枪托、火绳,外观已经十分像后世的火绳枪了。
拍了拍手中火铳,“这把火铳我带走,送回朝中,让朝廷的匠作监也研究……”
他这里的能人巧匠太少了。
送回朝廷,朝廷匠作监以此为模型,或许能更快摸索出,一条既快又省的制作工艺。
朝廷摸索出来。
老头子还能对他保密?
随后,俞靖又带着朱棣参观了铸炮。
铸造的铁炮,太简陋了。
就像武大郎,又短又粗。
射程只有可怜的五百步,倒是也勉强可以上战船了。
海上作战,抵近五百步后,射击一些铁弹,吓唬吓唬人,再靠近一些,接帮战前,先对着敌军甲板喷射铁砂,造成混乱和伤亡后,有利于接帮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海军完全用火炮,取代接帮战。
还得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