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今日不上朝 > 第 224 章 进府城(第1页)

第 224 章 进府城(第1页)

第224章:进府城

既然要进城,那就得赶早。

汪康明回去换行头了,就算是个倒夜香的,出门也很注意形象,不能太埋汰。

许是担心他们没有路引会慌乱行事反倒徒生事端,老太太留在竹筏上和他们说了些事宜。

她伸手摸了摸一直仰头望着她的小姑娘,圆乎乎的脸蛋子瞧着就招人稀罕,笑道:“我家这营生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凭着一家子也难以忙转身,康明常会聘人入城帮忙推拉货物,偶尔也会叫村里人,都没个定数。守城兵和他相熟,图个省事儿很少仔细核查身份,都认熟了面儿,顶天问上一嘴,你们只要能应上来,莫要露出怯意叫人瞧了一眼生疑,那就成了。”

赵老汉搓着手直点头:“大妹子你放心,咱不说多能稳得住,但也不能见人就露怯。”以前许是会,毕竟没路引,黑户别说混进府城,就是去县里他都怵得慌,毕竟被抓住可是要被拉去蹲大牢的,扛不住事儿的还没靠近城门估摸就撒丫子逃了。

不逃还没事儿,一逃是个人都知道你有问题,老太太估摸就是担心他们稳不住,他猜测石大郎说了他们的来历,就是一群乡下泥腿子,没啥见识。人家不可能不问,石大郎也不可能不说,他心里都有数。

“这件事儿咋都不能连累你们,呵呵,说句大话不怕你笑,事儿经历多了,肩头就更能抗了,这张老脸皮子不遇大事儿能崩紧实不带变一下的。”他拍了拍自己的脸,啪啪作响,语气很狂妄,但行为又很自轻。

“嗐,说啥连累不连累的,严重了!”老太太赶紧出言拦住,有种被看破了心思的尴尬,只能捏着小姑娘的脸蛋缓解气氛,“赵兄弟别嫌我多话,心里有谱做事儿才不慌,咱现在这情况也没办法去乡里开路引,只能空着手去,提前顺一顺心,有个头绪了,回头人家问话也能绷得住,不容易出岔子。”

“是这个理儿。”赵老汉笑着点头。

汪家搭台子,他们撑台子,只要台子不塌,上头唱戏的人也不管下面扶着台的究竟是什么人,只要不摔着他们,不砸到他们就成。

有钱能使鬼推磨,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啥规矩都只能框柱没钱没门路的人,他寻思眼下应该有不少和他们一样的黑户行这种勾当,偷摸带个人进城,只要没惹出乱子,把事儿闹到台面上让彼此下不了台,就算明知里面有鬼,只要银子给的多,关系够深,守城门的说到底也就是一群吃公粮的,和衙门里的小吏一样,能揩油水,谁又乐意放过呢?不要白不要不是。

老太太可不傻,赵老汉更没有把她当蠢人,她敢接这茬事儿,有看甘磊的面子,也有这件事风险可控的缘故。

大户人家的丫鬟呢,就算是年轻时候的经历了,但连石家老太太都没能从深宅大院里挣出条活路来,面前这秀竹老太太活得个儿孙满堂的晚年,可见人聪明着呢。

携黑户入城,往大了给你扣个乱贼的帽子,搞不好全家都要遭难。

帮人不能把自家搭进去,是个人都知道的道理。

所以有些话人家没往明了说,不能帮忙还落个叽叽歪歪不敞亮的名声,但他们得懂事儿,要翻来覆去说明白话安人家的心。

山坡瞧着不大,还挺能塞人塞物,汪康明很快换了个干净衣裳,赵二田也很有眼色,没让他

再蹚水,把筏子撑过去,还贴心地伸手扶了一把。

又是一番叮嘱,赵老汉让石大郎两口子老实在牛家村待着,等他们从府城回来再接他们。

今儿凑银子买粮,石家兄弟也掏了份子,摆明是想跟他们一起走。

但这趟来牛家村,也不知他们究竟说了些啥,知晓了什么昔年秘闻,夫妻俩一张脸皱巴都能拧出半桶苦水来,甘磊那娃儿更是丢了魂儿,汪家老太太瞧着有些不想放人,估摸是不放心让娃子跟着居无定所的石家远亲,想留在身边亲自照料。

到底是别人的家事,赵老汉也不方便多问,更不能插手管,是走是留,只能等从府城回来再说。

遭灾也没影响府城的热闹,进城还是要排队。

人群熙熙攘攘,挑担背筐,抬轿撵驴,热闹非凡。

好似无论外界发生什么,都不会影响到府城的人气,混迹在人群里的一行人望着往来的百姓,实在难以从这样的环境里感受到丝毫外头发了洪涝的痕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