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曲山县
赵老汉想到这事儿就挺乐。
可能是觉得他们阵仗闹得大,被唬到了,也可能是不相信他,这还没跟着一块走呢就让掏家底,原本有几户决定留下来的当场反悔,第一个窜上筏子要去曲山县。
除了这几户,剩下的人倒是爽快,自家人凑头嘀咕商量几句后,解腰带的解腰带,散头发的散头发,仓促逃命下带出来的家底个个藏得严实,五花八门各有各的法子。
孙村长给得最多,直接拿出二十两;仅次他的是金老汉,给了十五两;再往下是孙老汉给了十两;而其余人家,或多或少也给了三五几两,就没有一户人家给铜板应付人的。
这豪气的手笔震得晚霞村人面红耳赤,哼哧哼哧半天说不上话。
村与村之间是不同的,泥腿子和泥腿子之间更是有着天和地的差距,他们全家老少拆袖口,拆衣领,拆裤腰,都快把自己脱光了才凑齐几块小小碎银。?????愺??????
更多的人还是掏出用细麻绳串得扎扎实实的铜板,瞧着唬人占地方,实际还比不得人家随手掏出来的碎银子。而就这,瞧着埋汰的一贯半贯铜板,已经是他们能给的全部家底,没有半点藏私。
尽管知道柳河村富裕,但不知道两者之间差距竟是如此之大。
平日里羡慕柳河村田地肥沃,依山傍水出行方便,日子过得滋润。如今有了对比,才知道他们晚霞村究竟有多偏僻贫瘠,使一样的力气,洒更多的汗水,但收获的粮食就是比人家的少,日子就是过得没有他们富足。
两方银钱堆在一起,冯氏都不吭声了,更别说晚霞村其他人,好些人手脚凑在一起都数不清到底有多少钱。
还是一群小子拽着青玄嘀咕问地上有多少银子,青玄说仅是柳河村的人就给了差不多有一百两。
一百两啊?啥概念啊?娃子们吓得嘴皮子哆嗦,两条腿直打颤,都不会说话走路了。
旁边的大人听见更是两眼一翻差点没原地栽倒,让人掐人中才掐醒。
没人再有意见,这会儿都说不清到底谁占谁便宜了,看着赵老汉卷吧卷吧布袋把银子系好揣怀里,只能安慰自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留下来的柳河村人,往后就是自己人了!
有窝头一起吃,有水一起喝,他们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起奔活路,谁都不丢下。
思及此,又摸了摸怀里鼓囊囊的银子,赵老汉差点没笑出声。
发了啊,他又发了一笔横财啊!
这阵儿去府城咋可能买到粮食?做梦不是,要这么容易就能买着,二娘他们作甚还要千辛万苦从乡下老家运粮食去府城,城里的邻居又咋可能出粮请他们帮忙运送?没受灾前都买不着粮,受灾后只会更稀缺,就算能买,估摸都要天价,他傻了才会花银子去买高价粮食。
让给银子,不过是他们把粮食运回来有个由头罢了。
神仙地自个种的粮肯定舍不得给外人吃,但当初在大粮仓拿了万把斤,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拿些出来。
尤其当初一起杀流民那几家,他和小宝可是连带着把他们缴纳的粮税也顺道捞了回来,只是大家伙都掏钱,不好单独落下他们,这会儿不兴出现特殊的显眼包。
不过他心里有数,像是
冯氏给的这五两银子,等日后安定了,她家有啥大喜事儿,就寻个由头给还回去。
咋都不能让他大河兄弟吃亏不是?
他心里美滋滋的,感觉家底又厚实了不少,等小宝长大娶相公,席面又能办得风光两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