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今日不上朝 > 第 220 章 掏银子(第1页)

第 220 章 掏银子(第1页)

第220章:掏银子

认亲这事儿没四处宣扬,晚霞村这边都没说,大家伙就看石家人对新来的俩娃十分热切,处处看顾上心,都挺疑惑。

有人耐不住好奇来寻赵老汉打听,也没落着个好,被老头吹胡子瞪眼骂回去:“和你有关系吗问问问,管好自己就成,别人的事儿少打听。”

一路逃荒过来,大家伙都知道石家人要去府城投奔嫁到大户人家的姑母,甘磊没有要改名换姓的意思,娃儿态度很明显要继续隐瞒身份,那就不方便瞎唠,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分暴露的危险。

无论是站在怜惜娃儿的立场,还是和石家人的情谊,乃至惦记甘磊那啥秀竹奶奶能从中帮忙带他们入府城……总之,赵老汉对此很上心,不允许自己人私下说嘴,来一个骂一个,唾沫横飞直冲脸去。

晚霞村的人都被他骂习惯了,也不觉得有啥,不让问就不问呗,反正也不是啥重要的事儿。

柳河村的人就更不上心了,他们连石家人都不认识,更别说甘磊。

再说他们也没心思多关注别人,都愁呢,不知道咋拿主意。

吃完大锅饭后,孙村长就把本村人全都召集过来说了赵老汉他们不去曲山县安置点的事儿,他还把自己心中的顾虑说了,事关全村人的生死,也没个可以商量的人,他肩头扛不住这么重的担子,族里人就罢了,外姓人家不一定需要他扛,未免日后招人怨怼,不如直接把事儿摊开了明说,让大家伙自己做决定。

是去曲山县的难民安置点,相信县衙府城和朝廷,还是凭直觉相信晚霞村的人,跟着这群有逃难经验的“怂蛋”身后,全由自个抉择。

选好了路,甭管日后前方是死路还是生路,都怨不得别人。

这一晚,好些人心里都揣着事儿,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翌日,没还未亮,松树林就热闹起来。

离开丰川府宜早不宜迟,多耽搁一日就多一份危险,赵老汉决定今日就带着甘磊去牛家村,走走他家秀竹奶奶的关系进府城,把家当什啥的给落实了,再去也瞅瞅二娘一家子,看有没有啥需要帮忙的,问问他们的想法,要不要跟着他们一起走。

不管咋说,能在柳河村落脚,帮忙张罗营生,两口子都忙上忙下脚不沾地口不得歇,他心里很是感念。

再就是朱来财,这厮也不知道咋想的,明明瞧着是想去曲山县,但在得知他们要继续逃荒后,他一拍脑门也说不去了,要跟着他们一起走。

大娘和二娘姊妹感情深厚,虽然他觉得二娘会留在丰川府,毕竟在府城经营这么多年,人脉啊,营生啊,这个那个的,都很难一下子说舍弃就舍弃。还有就是旭哥儿在府城念书,娃儿的前程可不是爹娘一拍脑门就能轻易丢下的,他虽然不懂那些,但也知道好私塾好夫子难寻,总之是个麻烦事儿。

两个村的妇人烧火造饭忙得热火朝天,期间还能听见一两声压抑不住的哭声。

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柳河村半数以上的人家都选择去曲山县,其中不乏孙姓人家。

时疫毕竟没有发生,如今县里又日日发粮,他们的根就在柳河村,只要洪水一退,领了赈灾粮回到村子,这个冬日许是会苦一些,难熬一些,但只要挨到明年春日,县里定会下发

粮种,春天山里也不缺野菜,家家户户也有远亲,只要能借得一两袋过度口粮,熬到秋收,日子就又和往常一样,过得有滋有味,顺当起来了。

跟着晚霞村的人逃难?不太愿意,也不太敢。

他们亲眼见过逃难到丰川府的难民境遇有多凄惨,居无定所,还要被当地老百姓防备驱赶,要是运气不好再遇到个没有仁爱之心的知府大人,没准还要被驻军围剿,被抓去大牢里喂蛇鼠。太可怕了,只要一想到未来过的是这种日子,那真是两眼一抹黑,都不敢再往下想。

何况,丰川府危险,外面就安全了吗?

在哪里不是过呢?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想,就算死也要死在家乡,死在外头算个啥事儿?离祖宗都远了,百年后去下面都找不到自家祖辈,当鬼都要受欺负。

所以一大早,柳河村这边儿就分成了两拨人,一波要去曲山县,一波决定暂时留下来,想先和晚霞村的人待着,要是在他们离开那日,他们还下不定决心要去曲山县,那就彻底跟着晚霞村的人走了。

做了两种截然不同决定的有同脉亲兄弟,娘老子都没死,但拗不过两个儿子,一个不愿折腾,一个不相信朝廷,没法子,反正也分家了,打骂都不成,只能各自带着自家儿女各奔活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