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哎,总之是进退都不如意
这几日有些反暑,正下午这个时段,太阳晒得炙人。
距离发洪水已经过去八九日,随着时间的流逝,就算还有幸存的灾民,在缺水缺粮的情况下也坚持不了几日。
活下来又幸运被发现的早在前几日就已经陆续被人救了,到了今日,已经很难在河面上看见活人扑腾,就算是趴在门板上,抱着浮木,亦或躲在高处的灾民,也早已没了声息。
河面一片死寂,充斥着压抑又绝望的气息。
从永安县一路往上游走,赵老汉他们特意放慢了脚步,还腾出一个空竹筏用来救人,甭管男女老少,只要还吊着一口气,就算浑身上下除了眼皮别的都不能动了,他们也全给捞起来,然后绕路送到路过的船只或是指定的安置地。
听摇船救人的百姓说,安阳县下游的县镇村,如今都设立了一个救助点,用于救援和安置灾民。
听说是府城下发的文书,让百姓们自发救人,并且捞尸。
此事并非强硬要求,但下来通知的小吏明里暗里表示这是为了预防时疫,这件事关乎着庆州府上下一众百姓的安危,府城的驻军一大半被派去安阳县抢修坍塌的河堤和拦截洪水去了,实在抽不出多余的人手。
而剩下那一半,听话音,有好些幸存的难民正在四处生乱,驻军被分成了好几拨,一拨去安阳县截洪,一波去下游盯着溢洪道,还有一波要留在府城忙活救灾,剩下的还要防备镇压生乱的难民,可谓分身乏术,自顾不暇。
如今指望朝廷是不行了,把消息传往京城,再等京城派人过来,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何况如今朝廷是个什么情况,百姓不知,丰川府一众上下官员还不清楚?陛下眯觉都得睁半只眼阖半只眼,没准啥时候就被人刺杀丢了小命,前朝后宫乱成了一锅粥,他咋可能还有心思惦记数千里之外的丰川府发了大水?
只要洪水没淹到京城,没淹进皇宫,没把他的龙靴打湿,他都不带着急的。
眼下的丰川府就和当年的庆州府一样,甭管是流寇破城,还是洪涝水患,都只能依靠自己,指望外人来帮他们,无异于痴人说梦。
至于别的州府,更别想了,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剿匪,反王乱民争抢地盘打得你死我活,根本没心思关心别的。只要别殃及到他们,就算丰川府被淹得活人不存,都没人会把目光投向此处。
除非这里有利可图,才能引起外界的关注。
救援和帮扶更是不存在的,朝廷已经形同虚设,各州各府虽说不上自立为王,但也各自为政,属于自捧自家碗,自吹自家粥了。
同样的,丰川府的知府大人不可能轻易放弃百姓,更可能不管他们,毕竟这里他的大本营。
在不受朝廷管辖后,他以及他背后的势力俨然已是丰川府的土皇帝,无论是想继续掌握手中的权利,亦或还有别的考量,民心都是极其重要且不可舍弃。
因此,在洪涝发生后的第二日,知府大人便立马派人去安阳县截洪,随即又下令让各县城组织救援安置。
消息虽然在层层传递中耽误了不是时间,但明面上,府城的官员有在积极安排人拦洪救人。
只是此事波及太大,受灾太广,官府人力不足,只能
向民间征劳力。
但这事儿也不是一纸文书,
或者官老爷张张嘴百姓就愿意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