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黑石领在发展,玄阴观领地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清源县,东莱县的地盘也在玄阴观道士的努力下,渐渐被消化。
附近的其他几个县城,也在听见清源县的发展和东莱县的下场后,纷纷投入了玄阴观的地盘。
玄阴观的人慢慢介入这几个县城,从县城开始,将影响力慢慢扩大到乡下去。
跟着玄阴观混,有饭吃的说法慢慢在东平县附近几个县里流传。
而在跟着玄阴观的道人混后,生活上真真切切的改变,也让越来越多的开始成为玄阴观的信众。
玄阴观的影响力在洪泽郡中扩大,难免也让洪泽郡官府势力注意到了玄阴观的存在。
洪泽郡郡城。
郡守府里。
一位满身贵气,颇有威仪的中年男人,正翻阅着桌上的卷宗。
此人是洪泽郡的郡守,童瀚文。
在洪泽郡当了十余年的郡守,童瀚文虽然没干出什么成绩来,却是吃得脑满肠肥,家底丰厚。
童瀚文当官不行,但勾心斗角的本事可不差,看着手上关于玄阴观的情报,他隐觉不对:
“这玄阴观本是一座无名道观,怎么一两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
“而且,这打出来的口号,也挺吓人的。‘跟着玄阴观混,有饭吃’,搞得要造反似的!”
童瀚文能当到郡守这个大官,自是有几分见识与底蕴的。
他家里一位远房的侄子,就曾入了金刚寺,剃度为僧。
有着这位远房的侄子庇佑,童瀚文一家都得了不小的荣华富贵。
有着金刚寺与龙虎山的存在,梁国地界里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起兵造反的草蟒了。
凡人造反,不出名还好,一出名立刻就有僧人、道士前往大军之中,取造反之人的狗命。
而梁国地界里混的修士,也都知道金刚寺和龙虎山的大名。
都知道梁国是龙虎山和金刚寺的自留地,没有强过金刚寺和龙虎山的实力,谁会来造反,撩拨金刚寺和龙虎山的虎须。
反正,童瀚文感觉这东平县发家的玄阴观,有点怪怪的。
不过,童瀚文不是修行者,他也不太了解这些玄阴观修士的想法。
于是,童瀚文叫来亲信,吩咐道:
“你们去崇福寺和玉蝉观一趟,请那里的修士来郡守府中一叙!”
说着,童瀚文让亲信将他手中玄阴观的情报再抄写一份。
“那些修士可能有些高傲,但你们把这份情报送给那里的修士,他们应该就会来郡守府一趟的!”
“是,郡守大人!”
童瀚文的亲信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