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来,以成化朝留下的宦官底蕴,要找那些符合文臣标准的,古板‘正直’的宦官,反而不容易。
而像是杨鹏这样,不管是行事手段还是风格,都颇具走狗风范的,不说一抓一大把,但总归还是有不少的。
别的不说,光是朱祐樘记忆当中堪用的,就有四五个。
之所以最终选中了杨鹏,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其他的宦官,大多都和梁芳有不少牵扯,在当下的局面当中直接启用有些敏感。
其二自然就是,杨鹏这些年,毕竟兼管着东厂的日常事务,上手起来也快。
至于接下来……
按照礼制,天子守丧以日易月,故以二十七日除服。
但是一般来说,从二十日以后,百官便可释服,只有天子仍旧守丧。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因为,避免因为过长时间的丧礼,影响朝廷政务的正常处理。
不过,这次的情况更有些特殊,因为成化皇帝的陵寝尚未完全建成。
所以,朱祐樘早早的就下了旨意,二十日起百官释服,而宫中仍旧守丧,直到成化皇帝梓宫下殡。
“陛下,这是通政司刚刚送来的奏章。”
覃吉和往常一样,捧着几本奏章,递到了御案前。
不过,他的神色,却莫名有几分不自然。
朱祐樘瞥了他一眼,很快便将目光落在了面前的奏章上。
不出意外的是,翻开最上头的一本,来自于丁忧翰林侍讲学士李东阳。
其内容也很简单,奏章中总共写了三件事。
其一,李东阳认为天子丧礼,虽以日易月,但先帝梓宫尚在,天子未曾释服,臣下岂可不念先帝恩德,故而请百官与天子一同守丧,直到先帝梓宫下殡。
看到这朱祐樘不由眯了眯眼,想起了昨日杨鹏刚刚给他递上来的密奏。
话说这杨鹏或许是因为,自己在宫中被冷落了太久,生怕自己抓不住这次机会。
所以,朱祐樘给了他七天的时间,但他几乎每天都要将自己得到的有用的消息先行递回宫中。
最新一次递进来的密奏当中,杨鹏提到,李东阳这段日子,几乎每天都和以前的许多故旧门生见面,虽然都是闲谈,但其中的内容,却多和孝道有关。
而且,杨鹏还隐晦的表示,之所以能够这么快查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李东阳好像在刻意宣扬。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朱祐樘心中便隐隐有所猜测。
如今看到这份奏章,自然也就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没错。
不出意外的话,这李东阳,是打算从孝道引申到‘子不易父政’上来做文章了。
再接着往下看,果然不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