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秦时之七剑传人大结局 > 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猜测(第4页)

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猜测(第4页)

班大师闻言一拍脑袋,“对对,最近事太多,老头子我差点都忘了天人之约了。”

“这是要事,逍遥先生自行斟酌即可,不必考虑我们。”

除逍遥子外,其他人都没有额外的想法。

所以最后就是墨家的人和盖聂回桑海,逍遥子和他们分道扬镳,返回道家太乙山。

………………

两日之后。

东巡车队按照预计的时间,抵达了泰山区域。

至此,泰山封禅的序幕算是正式拉开。

然而有些尴尬的现实是,封禅在即,被嬴政招来的儒生却仍然没有讨论出,究竟该怎样进行封禅大典。

周王朝的礼制很完善,很全面,可惜的是周王朝已经失去统治能力五百余年了。

先秦时期保存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无论是竹简还是皮革布帛,亦或者后来的纸张,都是极易损毁的。

孔子时期,封禅大典的详细过程就以全部失落,到如今就更不用说了,也算是礼崩乐坏的一个侧影吧。

当然,礼崩乐坏带来的直接结果不是礼制消失,而是礼制分裂,就如同各国的车辙,文字,以及度量衡一样——这些严格来说也算周礼的一部分吧。

所以现在这些儒生就在讨论,究竟该用哪一家的‘礼’。

有的认为要用鲁国传统祭天典仪,有的认为要用楚国的,也有的认为要用齐国的。

当然,其他各国的也都有支持者。

他们的选择没有任何公心可言,全都是私心。

主要这事也无‘公’可谈。

真正的仪式祭礼已经失传,理论上嬴政用现存的任何一种祭礼都可以,无所谓合适不合适。

那这群儒生当然是选自己最中意的,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了。

至于嬴政是什么想法……他们可不管。

在他们看来,嬴政要是有想法,就不用把他们召集起来共同商讨了。

众所周知,秦国起自西陲,放几百年前属于蛮夷之地,本就不知‘礼’。

而在事实上,秦国在礼制这方面确实不如中原诸国……确切的说除了武德,它什么都不太行。

当然,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因为秦国礼制有缺,不如中原,所以嬴政才需要儒生来为他研究封禅典礼——这是那些儒生的普遍想法。

正因为抱着这种皇帝有求于他们的想法,这些儒生近来才会那么狂妄。

车队内,伏念找上了一位儒家同门,也是天底下为数不多身份能和他比肩的儒生,帝国博士官淳于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