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讨伐陶谦了肯定怎么不客气怎么来,什么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的事情都能往上写,只要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儿,听众才不会深究是真是假。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当他是造谣的那一方时,就算良心有点痛也很难抵抗这种把对方气吐血的快乐。
笔杆子掌握在他手里,有本事陶谦也写檄文骂回来呀。
哼。
赵大陛下眼角微抽,这嘚瑟的样子到底是跟谁学的?怎么那么欠揍呢?
一定不是跟他学的,他没这么缺德。
“你真的让人把这些写进檄文里了?”
“故事编出来就是给人听的,当然要写进檄文。”
荀小将军理直气壮的点头,“当然,檄文也要经过艺术加工,具体是往好里加工还是往坏里加工只能看执笔之人,和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赵匡胤很给面子的回道,“你高兴就好。”
缺德好啊,这世道越不要脸越能活出名堂,只要将来别把他的存在泄露出去就行。
好大儿如此擅长剑走偏锋,想必打天下也是不走寻常路,不怪系统咬死不肯改口,他是系统的话他也不改。
这小子是“有压力才有动力”的典型,没点压力反而不行,至于压力的极限在哪里……反正目前还没见着。
旁边,荀小将军分享完他们敲锣打鼓进攻徐州的计划继续说青州的情况,“青州流离失所的百姓多,但也还有部分拥有耕地的平民百姓。既然已经乱到这个地步,我就想着可不可以直接一步到位把田制给改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放在这里也很好用,有我奉先兄坐镇青州,目前还没碰到敢直接说不的人。”
“醒醒,他们怕的不光是你奉先兄,还有你本人?”
赵大陛下大马金刀坐在书案上,“吕奉先凶名远扬,你荀明光在颍川杀了一轮又一轮也不差。”
“这样的吗?”
荀晔笑的露出小虎牙,“谢谢爹夸奖。”
可惜目前政策推行的还算顺利,青州还没出现上赶着给他杀的家伙。
议事厅旁的隔间里堆放着不少杂物,荀小将军进去翻出之前放在里面的均田令,“不知道爹在那边有没有看过,现在看看也不迟。这是孩儿根据历代均田令修改出来的政令,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不过北宋不立田制,他这政令有缺点也比放纵土地兼并的北宋强。
想想北宋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坚决不能让他们这里也发展到那种程度。
额,仔细想想,他们这儿似乎也没比北宋好多少,世家豪强圈起地来好像比北宋的权贵更肆无忌惮。
那没事儿了。
荀晔背书似的将青州各郡国的均田令推行进度讲给阿飘爹听,顺带着点出接下来要推行的地方。
他本来准备让冀州当第二个推行均田制的州,但是陶谦上赶着给他送地盘,只能委屈冀州往后挪挪容徐州插个队了。
赵匡胤看完递到跟前的均田令,煞有其事的点点头,“冀州的世家豪族表示谢谢徐州来插队。”
这哪是插队,这分明是救命恩人。
虽然早死晚死都是死,但是能晚死一会儿是一会儿。
“把冀州放到后面也行,冀州本就是世家掌权,袁绍当州牧的时候没来得及笼络所有冀州世家,如今冀州没有州牧,世家豪族的力量会比之前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