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郡,荀晔挑挑拣拣确定随他一同进京的名单。
人选太多,他光筛选就筛了好几天。
长的不能太凶,太凶会吓到陛下。
也不能一见面就抓人手哭唧唧说什么“那是十几年前,我还是个孩子,老天无眼一直不下雨,村子走投无路balabalabala”来介绍他们从良民到黄巾贼的心理路程,情感太充沛也会吓到陛下。
要稳重,要能说会道,还要模样周正,这样跟他在御前过个明路就能混个正经官身回来。
劳改小队长也是官,有总比没有好。
这年头长的好就是有优势,颜值即正义,当官都可着长的好看的选。
“将军,外面有人求见。”
亲兵敲门进来汇报,“他说他姓荀。”
荀晔吓了一跳,连忙放下手里的名单出门迎接,“我叔杀过来了?哪个叔啊?”
文若叔?还是并州的几位叔?
自家人还玩什么通报,直接进来多好。
弄得他还怪紧张的。
亲兵一边带路一边说道,“是位眼生的先生,不过瞧着模样和荀侍郎有五分相似。”
“没见过的叔?还和我父亲有五分相似?”
荀小将军有点懵,“我家还有我没见过的叔?”
他早就把族谱背熟了,能见的叔也都见过了,这几个亲兵是他从并州带过来的,不应该还有没见过的叔吧?
府邸门口,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清瘦文人不着痕迹的打量周围,听到脚步声后才转过身。
荀小将军凭颜值认家人,看这模样就知道不是坑蒙拐骗,就是不知道这人到底是谁,“敢问您是哪位叔父?”
来者微微一笑,“在下荀愔,是你父荀悦之兄。”
说完,怕大惊失色的荀小将军不够明白,又补充一句,“同父同母,亲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