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令枪响,他的腿部爆发出强大的力量,蹬离起跑器,而那双有力的手臂大幅摆动,每一次摆动都像是在为身体的前进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使得他的每一步都迈得又大又稳。
以前他做不到这样的程度,主要是启动的爆发性不够,导致向前性也不够。
那样就很难在冲出来的时候把自己的步幅优势打开。
只能先把步频整起来。
这让他一直被一个上限困住。
现在,这不是问题了。
他已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谢正业则是在起跑的瞬间,他的腿部肌肉紧绷发力,借助起跑器的反作用力向前弹出。
双弯曲的手臂则像高速运转的活塞。
快速而有节奏地前后摆动。
带动身体以极高的步频向前推进。
第六道的苏神,他的曲臂起跑更不用多说,
苏神站在起跑器前,双脚蹬实,身体前倾,臀部微微抬起。
他双臂弯曲,肘部打开身体两侧,双手拱桥般置于起跑线前。
同时他大臂与肩膀的连接处夹角极小。
这一说明苏神的背部肌肉质量高。
宽厚的背部肌肉更加容易和整个手臂连接为一体。
你能试试看,如果你的肌肉量不达标,你是没有办法,在曲臂支撑的同时,让你的背部肌肉顶住你的大臂内侧。
没有什么别的。
就是你的肌肉量不够。
而短跑运动员不能像健美运动员那样疯狂的堆肉量就行,要在尽可能考虑专项表现的同时来强化自己的背部肌肉形态。
把这个加进去就相当困难了。
苏神这一个几乎形成了强势的封闭状态。
可见他早早就把这里的肌肉提上了训练日程。等他的身体发育到巅峰,肌肉量发育到极限,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这一种嫁接。
这两块肌肉对拼起来,可以让你的上半身在曲臂支撑的时候有更稳固的状态。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能练成的。
甚至说难听点,还要考虑到你的肌肉形态,能不能做好这个动作。
如果你的背部肌肉形态不够好,在某一块有所缺失,或者这一块的发达隆起程度天然就不够。
那就像是你没有二头天赋的人,再怎么练他也不可能冒出一个特别强大的肌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个方面同样是生理上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