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引进片名额只剩下不到五个了。
华夏发行那边的人都挺着急的,如果再不下手,这个名额就要被抢走一个不剩。
现在他们都想着把这事儿拿到局里去讨论,让领导来定。
不然再被陈时平这么拖下去,华夏发行今年就要空档了。
一个新公司成立的第一年竟然是空档,这他娘的到哪说理去。
他们也要面子啊!
谁能接受得了这么一直拖。
他们还想着通过华夏发行来赚一笔呢。
哪家不缺钱呢?
陈时平现在就是要搞定院线那一帮人。
现在就是他们在唱反调,一个个都想放低标准,让好莱坞的大片来国内上映,这样能帮他们赚更多的钱。
院线公司可不希望后面的数字化升级,一直靠着中影帮扶。
中影可不是免费的,是有代价的。
这些院线当中只要是参与了这一次的数字化升级,都被中影或多或少的拿走了不少股份。
院线公司真的缺钱。
电影上映的分成是他们的收入来源,现在又多了一个华夏发行,他们还能够拿到发行的利润。
引进一部大片,能拿到院线分成和发行分成的利润,加在一起是非常可观的。
国内的档期很长,能让这些院线公司多赚不少钱。
所以在上影的黎助理撺掇之下,他们就开始唱反调,要破坏掉这个标准。
因为陈时平列出来的标准太过严苛,从意识形态到演员到电影制作公司全部都有限制。
这就导致很多的电影是没有办法来内地进行上映。
往难听了说,这个标准就是断他们的财路。
好莱坞大片在国内一直挺受欢迎的。
现在引进片的名额和数量放开,如果引进更多国外大片,那加在一起的票房,数字是非常吓人的。
去看看亚洲其他地区就能看到实例。
日韩湾湾都是这样,年度大盘的票房超过一半都是引进片提供的。
本土电影被打压的完全发展不起来。
只是院线公司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自然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