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
形器易写,壮词可以喻其真……”
在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出,很多的古人都在寻求关于道的答案,也有对此不同的见解。
这就像是一个窈窕的女子,引得无数人追求,却至始至终只能隔纱相望,难见其真。
可此时的苏云,再度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通透感。
这个曾一度困扰着他的问题,在此刻仿佛忽然有了答案。
道,便是世间本质。
一阴一阳谓之道,而阴阳本身就是这世间本质的衍生。
道是自然,是规律,更是一种无可撼动的法则。
但现在的苏云,却没有和那些古人一样,在这个道字上执念一生。
他看了看树立在四周的石碑,随后便看着远处云雾喃喃自语:
“天地之道义,留于古稀再寻思为时不晚。
世间之真情,一过而立才知惜追悔莫及!”
话音落下,苏云紧接着便转身,来到了棺材前,蹲在了旁边。
“啪!”
然而就在此时,苏云的身后突然传来了阵阵响动。
回头望去之时,先前那些树立在四周的石碑,此刻竟然纷纷朝着苏云的方向倒下。
这一幕看起来,就像是在叩谢苏云方才的指点一般。
这些古人无不郁郁而终,只因困在了这个道字中去。
有些古人曾有家室,却为了追寻一个从未有过答案的问题,只身离开,虽是活人,却如同行尸。
有些古人一生奉献,天下学子无数,却唯独忽略了最亲近的眷属。
正如苏云方才所说,道无早晚,但却须知当下的珍贵。
苏云很快便收回了视线,他轻轻的将徐佳佳从棺材中扶起,一手托着徐佳佳的身体,一只手搭在了徐佳佳的脉门上。
这段时间,苏云已经给徐佳佳搭过无数次脉了,可却从未有过像现在这般的时候。
此刻他循着徐佳佳极其微弱的脉门,仿佛进入到了徐佳佳的体内,虽然闭着眼,却仿佛能够看到徐佳佳体内那病变的基因。
原有的基因序列,此刻已经支离破碎,只剩下苏云之前给徐佳佳度的那一口气,还在保护着最后一块完整的序列。
这就是徐佳佳一步跨入鬼门关的原因,辐射不断的在她体内肆意破坏,并且直到现在这股辐射依旧没有消散。
众人此刻纷纷看着苏云,却是谁也不敢出言打扰。
他们只能通过先前百鸟朝圣,走兽拜伏的奇景,来大概猜测苏云很可能已经步入了新的境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