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一副一脸不敢置信的目光看向郭安,“郭长史,太子殿下尸骨未寒,殿下怎敢这个时候,就争夺那个位置?”
郭安冷声道:“那道衍法师为何要四处活动,想要让殿下给陛下与一众朝臣,甚至是天下人一个薄情寡义之人的印象?”
道衍一惊,连忙解释道:“郭长史误会了,和尚对殿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事来?”
郭安道:“法师不是正在做?”
“这……”
道衍苦笑道,“郭长史,陛下年迈,太子驾崩,为了朝堂稳固,陛下必然会及早立下新太子。
如果不趁着这个时日,等到陛下立下太子,那殿下便永无机会!”
郭安直接冷笑道:“道衍法师之意,还不是认为,殿下在陛下心目中,不是最好太子人选?”
道衍急忙道:“在陛下心目中,殿下肯定是太子最佳之人!”
“那道衍法师为何这般着急?”
郭安紧紧盯着道衍,“如此,法师岂不是让殿下给陛下与朝堂留下不好印象,故意让殿下错失那个位子?”
道衍和尚张了张嘴,发现他已经入了郭安的圈套,无论他怎么说,都会是他的不是,不由无奈苦笑。
“郭长史好一张伶牙俐齿!”
“是法师被那位子迷了心窍了!”
郭安淡声道。
不过,道衍和尚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机会,自是不会轻易放过。
“郭长史乃是高瞻远瞩之贤才,自当知道,我大明藩王势力强盛,不论之后是哪位坐上那座椅子,都不会容纳诸位藩王存在。
如若此次燕王殿下痛失大好时机,那未来新君继位,便是我燕王府所有人搬去高丽或是倭国之时!”
郭安丝毫不为所动,“所以,本官才一直在尽心尽力的治理高丽与倭国!”
道衍紧紧盯着郭安问道,“那为何郭长史一直将高丽与倭国的财物往北平府运送,并用来治理北平府,而不是治理高丽与倭国?
和尚虽不知郭长史有何谋划,但也知,只有这次是殿下最为名正言顺的一次!”
“是嘛?”
郭安嗤笑一声,“法师,你可知陛下在登基之时,便立下了立嫡立长的传位制度。
也只有如此,大明后世才不会出现,一众藩王因那张位子,而争的血流成河!”
“法师,就因为一句燕王殿下英武最像陛下,陛下就会立燕王殿下?
立皇太子可不是过家家,哪怕是陛下想要立燕王殿下,你觉得群臣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