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丞相府的办事效率一向极为高速,长水校尉只在府中留宿了一晚,第二天就拿着武侯的回文赶回家里,并将这一份信亲手交给了带来那封石破天惊信件的豪商。在转交之时,他亲自端详了那位寄信的豪商,最终却不能不失望地承认,自己兄长的预测一点差错也没有——寄信人确实对整个事情一无所知,在收到了大汉丞相的亲笔信后,表现出的也是完全正常的惊喜、惶恐、受宠若惊,没有一丁点的异样。所以,他真就只是个收了钱负责送信的商人而已,真正搞出大事的,应该是那个写信的人。
但问题是,这个写信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来历。诸葛校尉倒是旁敲侧击问过几次,但负责转交的商人一问三不知,只知道是个口音古怪出手阔绰的年轻人委托的业务,其余信息一概阙如。秉承丞相的指示,校尉不好打草惊蛇,泛泛问过两次,也就只好闷闷而退了。
当然,大汉丞相的亲笔信的作用总是那么非同凡响。如果说一开始这负责转交的豪商还只以为是哪家的富贵公子人傻钱多,连西蜀的行情都不打探清楚就冒冒然送钱送信到处撞墙;那么现在这一字千金的亲笔信送到,商人的观点立刻就随着事实而变更了。他猛然意识到,那位古里古怪、稀里糊涂的富贵公子,背后说不定真站着什么可以直达天听的庞大力量;而贵公子先前那些莫名其妙的言论,似乎也一下子发人深省,颇堪玩味了。
所以,他恭恭敬敬的遵守了贵公子的指示,老老实实将诸葛丞相的回信装进了贵公子先前托付给他的一个小盒中——一个小巧、轻便、质地坚硬而光滑的盒子;豪商分辨不出它的材料,但凭本能也知道这一定是件宝贝。以他原本的心思,是打算以此奇货可居,在事后狠狠敲贵公子一笔的,但现在事态突变,当然也就只有算了。
不过,就算再心怀敬畏,他依然想不通对方那些含糊其辞的交代。贵公子只是让他将回信装在盒中,却从没有约定过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来取;这样一份关键的信件现在砸在自己手中,那又能有什么用处呢?
总之,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等候以后(老登:实际上也不过两天而已),穆祺终于从贴纸张开的“门”中取到了他期盼已久的信件(老登:再重复一次,实际也不过两天而已);他迫不及待的摸出了那张薄薄的书信,将之稍稍举高,直面太阳,脸上渐渐洋溢起了某种梦幻般的、不可思议的满足表情。
刘先生:……诶不是,你这就多少沾点恶心了。
在刘先生冷漠的目光下,穆祺缓缓开口,语气中依旧带着朦胧的情绪。
“这就是。”
他轻轻、轻轻道:“诸葛丞相亲笔的书信。”
刘先生:…………
无视了老登那张硬得可以当挡箭牌的脸,穆祺翻动书信,将封口凑近旁边的炭盆,借着热气溶化胶质,再用竹片小刀插入纸缝,沿着浇水的缝隙仔细挑开,尽力不破坏封口上印泥的原貌——这可是诸葛丞相的私印!还有本人的花押!你知道那个价值吗?你知道这个意义吗?你知道这份原件一出,四川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会立刻暴起大扯头花,扯到连大道都磨灭了吗?
可惜,刘先生一样也不知道,他只关心他自己——他先前也不是没给穆祺写过信,但穆祺从来是接过信封后chua一声把封条撕成两截,扯出信件就开始看;什么时候又有过这样的细致体贴、无微不至?
真正是欺天了!!
他的脸色很难看了:
“这封信都写了什么?”
都写了些什么天书,能让你高兴得跟吃了蜜蜂屎一样?
“就是寒暄的信而已。”
穆祺逐字逐句看完,颇为郑重的下了定论:“嘘寒问暖、表示善意,并且表示,如果双方都有闲暇,可以设法见上一面……”
说到此处,穆祺的语气慢慢迟疑了。他一行行读过信件,脸色浮出了古怪的茫然。
“他不是都答应见面了吗?”
皇帝冷笑:“你还摆出那副样子做什么?”
“信件说,可以在城南万里桥道东的石室见面。”
穆祺小声道:“丞相会在三日后视察太学,刚好方便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