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地府建造 > 第76章(第1页)

第76章(第1页)

第76章

如果说皇帝折返时的脸色只能叫难看诡异,那地府老登再次穿越大门返回漠北军营之后,脸上的表情就实在不能用语言来描述了。因为在返程之时,穆祺到书房用了用电脑,从资料库里弄出了东汉末年更多的细节;比如他就搞明白了,这一回他们在金谷涧看到的亭台楼阁,多半是弘农杨氏的产业。

“弘农杨氏?”

“最清贵显要的士族之一。始祖是高皇帝时的赤泉侯杨喜。”

这是基本常识,穆祺记得很清楚:“因为世传经学,所以在东汉时大为显贵,号称‘四世太尉’……”

老登的脸黑了下来。他花了半分钟才记起这位“赤泉侯”的具体身份,又花了半分钟记起了这位赤泉侯的具体功绩——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汉军上前争夺尸体,这位杨喜眼疾手快,捞到一条大腿,因此战后裂土封侯,有了一千九百户的食邑。

从当时的封赏来看,这大抵也就是高皇帝千金买马骨,属于破格为之的非常之举。说白了,项羽是自杀的不是别人杀死的,人都死了再抢一条大腿,又能算个什么功劳?仅仅一千九百户食邑,已经是大大逾越常度,更不必说,杨氏后人居然还以此发家,捞了个四世太尉的名头!

xxx,这种人也配?

一念及此,刘先生真是大受刺激。一开始在谈论什么“世家大族”时,穆祺就直接提醒过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魏晋以来煊赫显贵的士族,多半都是在汉朝时就发的家;但老登私心揣度,总以为这些士族的起源应该是历代地位尊隆的公侯;功高莫赏,威望隆重;盘根错节,日拱一卒;最后养出这么个庞然大物,似乎也不算奇怪。

说白了,如果真是萧何张良的后代混成了顶流士族,老登虽然不快,但还可以理解;但现在上位的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杨氏,那种反差与惊愕,当然就更为猛烈——我们都是万户侯,都是汉初三杰,你又算什么东西?你这种东西都能爬上来耀武扬威、垄断仕途,凭的又是什么?

时无英雄,乃使竖子成名!时无英雄,乃使竖子成名!

这样的角色都能一手遮天,怕不是项王在天之灵,都要嘲讽他们老刘家的作法自毙吧?

当然啦,弘农杨氏能够爬到累世三公的地步,靠的肯定不只是先祖的庇佑,更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彼此配合,时运与气数的微妙作用,个中因由非常复杂,倒也不能仅仅用一句“德不配位”来嘲讽;但老登肯定不会考虑这么深刻,他只是觉得止不住的厌烦与恶心,颇有一种被侮辱了的烦闷感。在他看来,这就是拿当初项王的一条大腿换了累世富贵,换了权倾朝野,换了骄奢糜烂,换了大而不倒——你换得也太多了吧?

总之,听完穆祺解释之后,老登一言不发,只是让卫霍再到军营集会,大家继续开之前被打断的会议。不过,这一次商谈中,所有与会者都能明显感觉出来,主持会议的刘先生情绪已经低落下来了;他不再积极发言,也很少阐述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只是例行公事、按部就班,逐一履行流程——简单来说,匈奴当然是要料理的,还要料理得非常漂亮;但到了这个时候,仅仅料理匈奴,似乎都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会议结束之后,老登又找上了穆祺。他犹豫片刻,终于开口:

“……如果和伊稚斜的谈判达成,我们后续的任务就比较轻松了。”

穆祺恭维了一句:“这都是陛下的功劳。”

但老登显然并不在乎这样的恭维。他的表情不算好看:

“现在,那扇门的贴纸应该在你手上吧?”

“当然。”

前车之鉴不远,穆祺心有余悸,立刻就把穿越贴纸撕下来随身携带,一步也不敢远离。这样做虽然同样会有不小的麻烦,但总比遗留在长安提心吊胆强多了,至少不用担心又有什么手贱的高官,会在不经意间被送到局子里三日游。

老登的脸稍稍有些抽搐。显然,他根本不愿意回忆起与这贴纸有关的屈辱记忆,却又不得不咬牙忍耐,说出期盼:

“……既然贴纸在此,如果有多余的闲暇,那是否可以抽空再穿过那扇‘门’,又到另一个时空去看看?”

“陛下难道对三国的经历生出了别样的兴趣?”

好吧,穆祺的本意大概是想调侃两句,放松放松气氛;但从刘先生的神色看,他显然没有从洛阳的游记中领略到任何兴趣。于是穆祺只能收敛了神色,摆出一本正经的态度:

“……好吧,如果陛下愿意的话,我当然也是方便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