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玉米!”太子叮嘱道。
太子这样念念不忘,倒是让康熙越发地好奇这玉米,到底能有多少吃了。
等到梁九功端上了晚膳,还未到跟前来,康熙便闻到了一股浓郁的奶香混合着的香味,那种香味说起来陌生吧,也不是很陌生,只是他从未见过隔这么远就能闻到香气的玉米。
待看到金黄饱满的玉米棒时,康熙都有点怀疑,这是自己认识的玉米吗?
以前见过的玉米,玉米棒瘦小短细,米粒也没有这么多,没这么紧实饱满。
康熙还在看那玉米,太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塞进康熙手里:“皇阿玛快吃!可好吃了!”
在太子的催促下,康熙终于吃上了玉米。
吃第一口,康熙就立马察觉到,这个玉米,与自己以前吃过的所有玉米,全都不一样,这个玉米嫩、软、糯、甜、香,连康熙这个吃过无数山珍海味的人,都觉得这一口下去,十分幸福和满足。
太子期待地问:“皇阿玛,好吃吗?”
康熙点了点头:“十分好,就像你说的一样,特别好吃。”
听到康熙的夸奖,太子就十分心满意足了,比自己得了夸奖还要开心。
“皇阿玛,南音姑姑说了,她庄子上收了好多好多这样的玉米,我想吃一个月都可以!”太子高兴得直接翻起了跟头。
康熙顿时好奇了,问:“那你南音姑姑有没有说,她收了多少这个玉米啊?”
太子回忆了一下,摇了摇头:“反正就是很多。”
毕竟太子对重量什么的没概念,所以南音也没和他说过具体的收成。
康熙吃着这香甜的玉米,突然觉得,这玉米,就算是产量比普通的玉米低一点,也是值得种的,毕竟这种好吃太多,就算是卖也比一般的玉米更卖得起价。
见康熙不顾形象地啃完了两根玉米,太子就知道,自己皇阿玛也喜欢这个玉米了,立马抓紧机会给南音讨赏道:“皇阿玛,姑姑种出这么好吃的玉米,是不是要重重赏她?”
康熙都被自己儿子逗笑了,别家孩子都是往自家扒拉东西,怎么这小家伙尽往外送?
“那你觉得,该赏她什么好呢?”
太子看着那被啃光了的玉米棒子想了一会儿,眼睛一亮:“皇阿玛赏她一个金玉米好了!”
康熙看到那大玉米棒子,要是真用金子铸一个玉米,不得好几斤重啊?
于是康熙戳了戳太子的额头:“你倒是会想!”
赏肯定是要赏的,不过,康熙还要打探一下,这玉米的产量如何。之前跟齐格打探,齐格也是支支吾吾的,没个准话,康熙觉得是这小子没怎么接触过农事,根本不会估算这产量。
康熙哪里知道,齐格根本不敢将管事说的亩产一千斤的估算说出来,生怕被康熙用砚砸头。
南音庄子上的玉米开始收了,庄子上要送给南音的那几筐,就是齐格帮着带回城里来的,南音又让他拿去一筐做跑腿费。
当晚,安亲王府就用清水煮了半筐。
即便没做成奶香玉米,这香味也十分馋人,不说府上几个小孩子嚷嚷着要吃,连牙口不太好了的安亲王妃,也一粒一粒地剥下来吃,这样吃了一整根儿玉米。
安亲王妃吃着的时候,还叮嘱齐格道:“回头,你再去南音姑姑的庄子上买上一车回来,给京城里的亲戚,每家都送几筐去。也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放,若是能放,给关外的亲戚也要送上几车才好。”
安亲王道:“关外的亲戚就再说,还是京城里的亲戚先送了再说。”
齐格顿时苦了脸:“玛嬷,玛法,近些日子我在忙着济幼院的事呢,哪有那么多时间去买啊?”
于是齐格又挨了亲祖父母一顿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