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孙权为什么叫孙十万 > 九 年轻的卧龙(第1页)

九 年轻的卧龙(第1页)

诸葛亮过往在襄阳生活、在隆中隐居的时候,倒是听说过地方官僚横征暴敛的传闻,但是也没想到这真实的情况居然比传闻还要离谱。

“三十二年之后?”

孙权点了点头。

“几乎每一任县官上任都会巧立名目征收赋税,从衣食住行各个层面不断寻找新的税种,不断加税,到我前往视察的时候,连杀一只鸡都要缴纳杀鸡税,砍一棵树都要缴纳砍树税。

甚至我在视察的时候,当时的县长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理由,正好在推行井水税,也就是每打一次井水都要收税,不管是用来喝还是用来浇灌土地,以至于把当地农民逼得没有办法,每天都要走十几里路去河流中取水。

六十余年,十三任县官,只有两任县官任内没有增加新的税种,其中只有一人废除了三个税种,稍稍减轻县民负担,其余县官都在增加税种,而且孔明,你可知道,当地的县官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

诸葛亮紧锁眉头,摇了摇头。

“不知。”

孙权冷笑一声。

“他们最喜欢出现天灾人祸的时候朝廷下令豁免赋税。”

诸葛亮顿时不解。

“这……为何他们会喜欢?”

“因为这样,豁免期内所有的税收都会全部进入他们的私囊之中。”

孙权冷笑道:“他们绝不会顺应朝廷的要求停止征收赋税,而是认为朝廷不要了,就是他们的,变本加厉征收赋税,然后全部侵吞,顺便上下打点,一同隐瞒,鱼肉乡里,哪里顾得上农民破产、饿殍遍野?”

诸葛亮握着羽扇的手顿时一颤。

“他们怎敢如此?”

“他们当然敢!”

孙权叹息道:“自孝和皇帝去世以后,天子多为幼年登位,执政者多不是天子,而是太后、外戚、宦官,彼此之间争权夺利,内斗不止,哪里还有心思管顾天下郡县?

更别说江南郡县隔了一条大江,天高皇帝远,雒阳掌权者哪里知道江南郡县之中还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就算知道了,他们又能如何呢?还是先巩固自己手里的权力最重要,庶民死活在他们眼中根本不重要。

郡守、县官往往是同气连枝、上下串通,官官相护,县官巧立名目征税,侵吞民脂民膏,再给郡守送上一部分,郡守拿钱之后反过来为县官作掩护,一郡数县之地就此宛如阴云笼罩,不见一丝亮光。”

听着孙权的诉说,年轻的卧龙低下头,眉头紧锁,抿着嘴唇,一言不发。

他似乎在震惊之余,还有一丝丝的失落之感。

孙权扭头看了看诸葛亮,轻轻叹息。

“更可悲的是,除了官府横征暴敛,地方上还有豪强大族助纣为虐,他们与官府勾结,一旦出现天灾、欠收,农户入不敷出,官府便增加税收,逼迫农民破产,不得不卖儿鬻女、贱卖土地。

如此,他们便趁机用低价收购农户土地,行兼并之实,偶有农户不卖,便雇佣市井流氓闹事、打人、逼迫,甚至杀人,官府为之作保,农户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肥沃土地便就此落入豪强之手,豪强得逞之后再给县官回礼,双方收获颇丰,喜不自胜,失去土地的农户呢?要么饿死,要么投入豪强宗族为佃,可总有些不甘心的,不愿意就此死掉的。

他们走投无路,为了活下去,便横下一条心进入深山老林,一面是求活,一面是报复官府、豪强,久而久之,人数越来越多,山越问题便日趋严重。

可这只是山越问题的由来,并不是如此严重的缘由,之所以如此严重,是因为山越人多之后,为了争夺山中资源以求活,内部也出现类似的宗族,他们以血脉、出身郡县为纽,互相抱团联合,形成一股一股的新的山越宗族。

他们内部选出领头人,就如同郡县豪族一样,在深山密林之中联合行事,进退有章法,甚至还出现了与官府、地方豪强互相勾结的新情况,官府和豪强不想被害,便与之暗通款曲,将敌对官员、豪强的弱点出卖,引导这些山越宗族下山突袭。

他们把这些山越宗族当作自己手中的刀,与他们联合,无恶不作,变化多端,踪迹难寻,甚至在我兄长征讨江东的时候,当地豪强也会联合山越宗族共同抵抗,联合作战,声势浩大,连我兄长都觉得非常困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