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孙权为什么叫孙十万 > 一 三顾茅庐但是孙权(第1页)

一 三顾茅庐但是孙权(第1页)

“将军,前方估计还有几里地,就到了那诸葛草庐了,这里有树荫,您要不要休息休息?”

周泰看着身旁面带疲惫之色的孙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孙权抬起头看了看天色,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点了点头。

“好吧,那就休息片刻,喝点水,幼平,你带人在周围巡视,义封,伟则,还有伯言,一起坐下歇歇吧!”

孙权下了命令。

汉建安八年,春四月初六,晴,刚刚领兵攻占江夏郡全境仅一个月的孙权带着年轻的幕僚陆议与亲随周泰、朱然、胡综等十数人轻装简从,从江夏郡一路向西北,抵达位于南阳郡南部、襄阳以西的隆中之地。

因为之前攻占江夏郡的战争导致这一块受到战火冲击,颇有些兵荒马乱的模样,路上还遇到了一次劫匪拦路,他们一行人一路前进,于午后才好不容易抵达了距离目的地不远的地方。

此时,一行人疲惫不堪,经由周泰的建议,众人便找了一处树下阴凉地坐下,稍作歇息。

刚坐下,喝了几口水,早年与孙权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一起出生入死的朱然便忍不住的对孙权发起了牢骚。

“就为了一个梦,您便屈尊降贵、连着三次亲自拜访一个无名之辈,将军,我看这诸葛亮分明就是个欺世盗名之辈,被您的威名吓到了,不敢见您,这才连着两次躲避,这一次要是再见不到,我便一把火烧了他的草庐,非要给他些苦头尝尝!”

孙权偏过头看了看一脸不爽的朱然,轻轻笑了笑。

“义封,当初齐桓公为了拜访一个东郭野人,连续五次出访才终于见到,我如今不过是第三次出访,又有什么不可以呢?齐桓公为一国君主,尚且能如此礼贤下士,论官职,我不过区区一太守,又如何能与齐桓公相提并论呢?所以这些话不必再说了。”

朱然心中不快,低着头,依旧满脸不爽。

“我是为您觉得不值!诸葛亮也就比您大一岁,也没什么名声,就算要拜访,也应该拜访那些名满天下的名士啊!或者直接让诸葛子瑜写封信把诸葛亮喊来便是,哪里用得着您亲自拜访?”

“名满天下的人可没有出现在我的梦里,而且对待大才,应该有对待大才的方式。”

孙权连连摇头,感叹道:“若他当真有大才,应了我的梦,那么我就是拜访十次,也是值得的,若他没有才华,我的梦有误,那也无妨,古有君王千金买马骨,今有我孙权三顾诸葛庐,若能因此而让天下人得知我的求贤若渴,便值得了。”

坐在孙权左侧、一直没说话的胡综听到了孙权的这段感慨,心下了然,知道这是孙权对自己的嘱咐。

于是他立刻将这句话记在心里,准备等回去之后将这番话扩写成一段扣人心弦、张弛有度的传奇故事,令部下宣传专员在江东江西之地广为传播,为孙权大费周章才建立起来的“爱才心切”、“求贤若渴”的人设添砖加瓦。

作为孙权旧时同窗、现在的心腹亲信,胡综比任何人都知道孙权对于打造人设、维持人设的重视程度。

孙权曾在私下里对他说过,对于一个名声不好的上位者来说,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便与恶贯满盈的盗匪却偏偏是个大孝子一样,具有十足的反差感,对于打破刻板印象有着十足的威力。

而作为专门负责这一块的宣传口一把手,这是胡综的分内之事。

他的职责,就是从人设角度为孙权塑造不败金身,为孙权打造属于自己的舆论基本盘,以仁厚、爱才、能容人作为核心宣传重点,以此逐渐扭转孙氏在江东之地的恶劣名声。

不得不说,这在孙策死后、孙权刚刚上位的那段时间里,为孙权稳定局势、安抚人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谁能拒绝一个求贤若渴、虚怀若谷的主君呢?

朱然对此倒是不甚了解,也不太在乎,他只是出自纯粹的忠诚,对孙权这般受累感到不快。

刚刚打完江夏、斩杀了黄祖为父报仇,孙权忙政务军务忙的脚不沾地,连着十多天都没睡个囫囵觉,好不容易把江夏郡的战后事宜理顺,立刻就来亲自拜见诸葛亮。

这也太累了。

他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坐在孙权右侧的陆议却抢先开口了。

“虽然这是将军的一个梦,但是诸葛亮倒也不是无名小卒,他的妻子是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承彦之妻与刘景升之妻同为蔡讽之女,蔡氏又是荆襄大族,将军将来要占据荆州,便无论如何避不开蔡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