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同志,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儿子宋敬山。”
九号的话音刚落,宋敬山双手握着贾不凡的手说道:“早就想聆听一下贾主任的教诲,今天终于有了这个机会,敬山深感荣幸,还望贾主任不吝赐教。”
宋敬山操着满口的京片子,薄薄的嘴唇显得很会讲话,这一点可是与三号的公子何连杰有些不太一样,也许这就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的结果。要说贾不凡这几年在识人用人上可是很有心得,打眼一看就会对一个人判断个八九不离十,要知道他这个神眼判官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贾不凡微微一笑,心想也不知道这位未来的一号公子是在哪里供职,谁的手下要是有这号人物,可就有得受了。
“呵呵,敬山同志也不要客气,教诲和赐教不敢当,对一些问题大家在一起探讨一下倒是可以。”
九号笑了:“不凡同志和小孩子客气什么,他能听到你的教诲那是他的福气。”
九号讲的这句话,不仅确定了与贾不凡的同僚关系,而且还摆出了一种要和贾不凡平等交往的态度。在这一点上他与三号首长就不同了,再过几个月三号首长就要退下去,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一代领导人,而九号则要和贾不凡最少搭十年的班子,平辈论交自然是最佳的选择了。
看得出来,樊品高与宋敬山关系还是蛮不错的,经过他的介绍,贾不凡才知道宋敬山也是燕京大学毕业的,只不过毕业之后,又到英国学习了四年,现在在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担任副司长。虽然比不上贾不凡的进步快,但以他的这个年龄来看,能有今天这个成就也是很不错的了。
村干部是打出来的,乡镇干部是喝出来的,市县干部是跑出来的,省部级干部是生出来的,这句话虽然有一些偏激,但总的来看还是有些道理的。一个干部再有能力工作得再出色,也总得上边有人注意到他,没有上面的提名,要想爬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高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他们认识的人层次高,老一辈人建立起来的关系又非常广泛。只要是稍加努力做出一点成就来,就会很快引起上面人的注意。
就拿贾不凡来讲吧,虽然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政绩,但如果他没有一个德高望重的爷爷和身居高位的父亲,中央也未必会注意到他。
任何事情都是有着两面性的,这些贵公子们虽然有着别人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他们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工作好了人家会说是他们有老子的指点,或者说是上面人的关照。一旦出现了问题,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可就大了,搞不好还会影响到他们的老子。所以说,很多贵公子往往会违背他们家族的意愿,不进入体制内,也是有这方面原因的。
敬酒是我们国家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然有敬酒那就必须要讲话,在今天这个宴会上,樊品高自始至终就没有讲什么话,整个宴会过程中,就属宋敬山讲的话最多。
虽然宋敬山讲的话多,但是也并没有任何不恰当的地方,在他那种家庭里长大的人,哪一个不是历练得精明无比。喜欢讲话是一个人的脾气性格所致,再加上宋敬山又在国外学习了四年,西方的一些为人处事方式,他也不可能不受到半点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