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段夫人这几日住在我们府上,段夫人日日在你嫂子院子里盯着,我这个当婆婆的也不去讨人嫌,早晚去看看她和宁宁就是了。”
顾家的大孙女,大名顾江宁,小名宁宁。
“宁宁可好?”
杜氏欢喜道:“好得很,这丫头是个胃口壮的,能吃能睡。这几日脸上的红慢慢退了,小脸儿也长开了些,我瞧着宁宁长得像你小时候的模样。阿萱可喜欢宁宁了,每天在她先生那儿读完书就跑去看宁宁。”
“是吗,等满月了我去瞧瞧。”
“你是当姑姑的,宁宁满月你肯定要去的。”杜氏道:“你这几日胃口可好?可是什么都能吃?”
“嗯,胃口完全恢复了,只是口味好像跟以前不同了,以前喜欢吃的现在吃来觉得一般。”
“这倒是没什么,我以前怀你的时候口味也是变了又变,你爹都说我难伺候。”想起以前的事杜氏忍不住感叹,多少年过去了,如今安安也要生孩子了。
母女俩闲聊一上午,顾佑安留母亲用了午食,杜氏下午才归家。
杜氏回去换了身衣裳就去看大儿媳,正巧宁宁在吃奶,段氏母女俩都在屋里,杜氏进去就笑道:“宁宁醒了?”
段夫人笑着点点头:“亲家回来了,快来坐。”
杜氏过去坐下,丫头奉茶来,杜氏笑道:“今儿去看了安安,安安问婉娘这几日好不好,我说好,就是这几日喝鸡汤喝得有些腻味,安安说多吃鱼虾对身子也好,刚好庄子里才有人送了新鲜鱼虾来,安安叫人装了两桶叫我带回来给婉娘补身子。”
段夫人忙笑道:“那多不好意思,婉娘是大嫂本该照顾王妃的,如今倒是又占王妃的便宜了。”
“一点吃食不算什么,亲家不必客气。”
段夫人肯定要客气的,好话说了一箩筐,把杜氏和祁王妃夸了又夸,杜氏这样八面玲珑的都要应付不过来了。
()段氏在一旁看她娘跟婆婆两人说话,也是忍不住笑。
八月二十五,祁王去北山上给他母妃扫墓。
八月二十六,松江城外护城军调动起来,祈王带着大半护城军奔向东边草原上东北军驻地。
祈王一走,松江城里又只有祁王妃一个人做主。
去年祁王走后就是祁王妃看家,松江城里的官员们都习惯了,祁王在与不在,对他们倒是也没什么不同。
要说不同也有一些,跟去年相比,今年松江城的官员大换血,除了城外的护城军外,城里城西一街上的衙门中,顾稳、田清德、段集等顾家的亲朋和姻亲故旧们,大都在各衙门的紧要位置上。
周祈和顾佑安有默契,他愿意对她放权,她对松江城内外的掌控力再上一层楼,她这个祁王妃说的话几乎跟他这个祁王说的话一样有分量。
袁夫人很羡慕,没见过这样互相携手的夫妻。
何止袁夫人呐,孟老夫人也说过,她活了几十年,除了祁王夫妻之外,再没见过男人愿意和夫人分享权力的。
女人再能干,也只能管着府里那一亩三分地,想把手伸到外面男人的势力中去,那是痴人说梦。
祁王妃,过的真是梦一样的好日子啊。
顾佑安倒是不知道袁夫人羡慕自己,祁王一走她就忙起来了。
先是商队回来了,顾佑安在王府里见了韩掌柜和杜二叔他们,听他们说这次走商碰到的麻烦,还有洛阳城里风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