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族,祖先祠堂,就是维系亲情最重要的纽带。
可沈家大小子,在沈至死后,都不需要,也不能回本家祭祀祖先祠堂。
总之,纪律监督处用放大镜监督,以及分家。
再配合燕华那些得到政经权力的diao民监督。
即便沈至家大小子将来在军界中出人头地,也无法予以,沈至其他后代什么帮助。
当然,即便如此。
他也羡慕。
他认为,就像燕华放开工商业主子女进入军政两界。
朝廷就应该效仿嘛!
对待燕华,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嘛!
不过,这种事情,他没资格议论,现在焦头烂额,也没有精力去推动。
一年前,朱皇帝短暂回朝后。
一道命令下达。
福建商人,带着雄厚的资本、技术、得到燕华教授的完善工业管理技术,如同一群恶狼般,红着眼睛冲出福建。
率先在革新派主政的地盘扎根。
开办雇工身股制工厂。
廉价且质量好的各类产品,对他们这些私营工厂主,很快就造成了剧烈冲击。
早些时候,朱皇帝下达这道皇命时,说实话,他们根本不在意。
他们和福建商贾,使用的都是同一代技术。
也就是燕华第一代,落后技术!
他们通过大量分析,判断,技术相同的情况下,福建商人搞雇工身股制工厂,人工成本比他们高。
毕竟,又要给工人开薪酬。
还要分红。
生产成本肯定不小。
货品售卖价格就高。
即便质量好,也不可能与他们抢占市场。
销售上不去,利润就上不去,就无法用于再扩大生产。
可万万没想到,事实情况,与他们判断完全相反。
这些雇工身股制工厂,工人生产效率十分高。
编织一个麻袋,使用相同工具,雇工身股制工厂的工人,一天能编织五个。
而他们的工厂,一个工人,一天只能编织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