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笑了。
朱雄英也笑了。
他已经明白四叔更深层的用意了。
这是不动声色教他。
如果二叔、三叔成功了。
将来他继承大明江山后,完全可以用相同的方式,秘密选一批忠心、且有能力的人,用雇工身股制,从各行各业,对那些血汗私人工厂,进行挤压。
当这些工厂,在商业竞争中,越来越困难时。
为了保住工厂。
恐怕很多人都会主动转变吧?
其实,这样的事情,四叔在福建已经做过了。
当初,福建一批顽固分子,坚持不搞雇工身股制。
就被率先搞雇工身股制的商号,逼得破产的破产,寻求转变的转变。
当然,福建的过程中,四叔用了一点官方权力。
比如,给搞雇工身股制的商号,颁发荣誉牌匾。
当时,福建百姓都喜欢,去这种有荣誉牌匾的商号购买所需的东西。
其实,单纯的经济竞争,大概率也能彻底击垮那些顽固分子。
只是,过程或许会漫长一些。
四叔当时没有时间,所以稍微动用了权力手段。
……
马车驶入金陵城。
朱棣撩起薄纱帘子,看着街面上的百姓。
放下帘子,摇了摇头,“离开数年,再看这些百姓,变化并不大,甚至,戾气反而越来越重了。”
说实话,大明后来发展出来的地方保护,地方县府精英,垄断地方商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乎以彻底的方式,通过各种明里暗里的行政手段,禁止乡土村社把生意做到城池内。
是他没有想到的。
他原以为,随着乡土村社建成。
即便城池内走精英经济的路线,商品流动也会极大迅速的繁荣。
可地方保护的出现。
反而造成了农村产出的大量货品,在流动环节的滞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