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籍接过细看,房屋内立时沉寂下来,连雨点沙沙声都听得见。
原来,在王轩死时,小厮塞在手里纸条,上面所写内容,竟用要求挑拨齐王和代王尽快斗起来。
文寻鹏观着苏子籍神色,口中说着:
齐王本性暴躁,当日我为谋主时,或还能劝说一二句,现在的我,说着这等机要,只怕说不了两句,就会被齐王疑心。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文某并不想死得这样毫无价值,但想要挣脱组织而不死,就只能是另投明主。而京中诸王,唯大王您有着明主之相,文某思来想去,就只能来投靠您了。
这话听着倒合情合理,苏子籍反复咀嚼,寻思:此人来投,无非两种可能,一是真他所说,为了活命来投我,乃真心实意。一种可能就是故意说出一部分实情,获取我的信任,再卧底在我这里……到底是哪一种
不过,就算,龙在肩,山在背,火,滑虫,宗彝在两袖,每袖各三。
除此外,依次为裳、中单、大带、玉佩、大绶、玉圭等。
作代王,与这配套的是冕,前后九旒,每旒用五彩丝线贯玉珠,按赤白青黄黑的顺序排列,每旒共九颗。
这一套行头,份量不轻,幸并不是时刻都要穿戴,苏子籍穿戴整齐,再次走出来。
拜过代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一次,除宣旨的太监钦差,在场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包括叶不悔,全部跪下行礼。
诸位,请起。顶着沉重的九旒冕,苏子籍微笑说。
这种居高临下,看着所有人向自己叩拜的感觉,实在是爽到没有朋友。
难怪就算是做皇帝做到重病不起,老皇帝也死死不肯放权,这种地位上带来的感觉,的确让人心旷神怡,累得心甘情愿。
此时众人起身看去,见苏子籍身穿冕服,带着九旒冕,只见玉珠颤动,晶莹生光,映得眼如点漆,奕奕有神,教人心折。
代王的确有王者之相。文寻鹏躲在后面,只一看,就觉得心一安:我所托之人不假。
受封代王,青气越盛。野道人更是身体微微颤抖,自己传承,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扶一条真龙,这几代夙愿,本来飘渺,不想今日看见曙光。
他一直勤奋,本不觉得辛苦,现在更觉得一切有了回报。
就连太监钦差一直在注目苏子籍动作,只觉得无论容姿、气度、体态,几个王爷都有所不及,也暗暗心惊,当下行礼:皇上还在等着奴婢复旨,奴婢就不打搅了。
此次多谢公公了,取五十两黄金,权当喝茶!苏子籍微笑送去,再回来时,面对的就是一张张笑脸。
末将(卑职)给代王贺喜了。
别管闻讯赶来的宾客是真心还是假意,起码此刻,都是一副欢喜模样,不住上前道贺,口中吉祥不断。
武将们说的可能稍露骨一些,文臣说得则含蓄许多。
徐卫听得快吐了,可看到这位新出炉的代王走到自己跟前,也不得不打起精神,陪笑:末将恭喜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