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贾不凡的老同学,李军则考虑得更加深远,他很清楚这是贾不凡上任后的三把火之一。第一把火拿下了金属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为下一步的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也震慑住了一些高官子弟。第二把火就是通过江北省长江大堤决口这件事情,揪出一批在工程建设中有贪腐行为的贪官,为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打好基础。至于第三把火是什么,李军也绝对相信他的老同学早已经考虑好了,这也不是李军这个部级干部所能关心的事情,他所要做的就是把江北省这个豆腐渣工程调查清楚。
李军也很清楚,现在官场中后一任的官员是绝对不会去翻腾一些陈年老账的,如果要是真这样去做了,那就是名副其实的掀前任的老底,是为所有官场中人所不齿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有好多的大案要案都因为前任官员的离职或者退下去,最后成为了一笔糊涂账被永远地搁置了起来。
李军正在想得入神的时候,他的秘书小周走了进来:“李书记,这是接待组的同志刚收到的一封群众来信,请您过目。”
这封群众来信是用普通的打印纸打印的,署名则是群声,像这种匿名的群众来信,中纪委一年会接收到无数封,有好多事实比较模糊的都被转到地方处理了,最后成了一些无头案。
如果是在平常,李军也未必会把这种匿名信当成一回事,他的秘书和下面的工作人员,也不一定会把这一类的信件送到他的案头,现在官场中这种事情是太多了,如果每一封都去调查,恐怕中纪委就是再增加几倍的人手也不够用。但是现在豆腐渣工程的案件正陷入卡壳的状态,这个时候有任何一点线索都是非常重要的。
“知道这封信是谁送来的吗?”
“这是接待组的同志在举报箱里发现的,他们看了以后感觉到事关重大,所以就送到了您这里。”
李军点了点头也没有吱声,这是中央调查组到下面对某一件事情进行调查的时候,经常采用的做法。在调查组的驻地设立举报箱,向社会公布调查组的举报电话,这种办法虽然看着很老套,但有时候也是很管用的。有好多的大案要案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突破口,随后才告破的。
这封举报信密密麻麻地整整写了四页,信中写道:中央联合调查组,总理的讲话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中央联合调查组的到来,让我认定了中央在反腐方面的决心是坚定的,我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干部,认为有必要向你们反映豆腐渣工程的一些内幕。
这封举报信写得很详细,甚至清楚地说明了哪一月哪一日,在什么时候有哪些人进行了何种幕后交易,从工程开始招标到施工,一直到最后竣工验收,列举出了一大批官员的犯罪事实。如果按照这些线索追查下去,有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军把这封举报信反复看了三遍,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举报信的重点,然后很谨慎地把这封举报信锁进了保险箱。
整整一个下午,李军都没有出办公室的门,反复在思考着这封举报信当中列出来的问题,琢磨着应该从哪里入手打开缺口。作为一个从事了几十年纪检工作的老纪检干部,李军敏锐地感觉到,写举报信的这个人一定是一个能够掌握到核心秘密的人,甚至还参与了某些交易,否则的话他不会对这件事情了解得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