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体经济中增长较快的主要是先进制造业的增长,交通运输设备、医药、专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通用设备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平均增幅为百分之二十九点七,江南省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民生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两万五千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一万一千三百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九,其增幅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
另外医疗、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工作做得也非常好,省委、省政府对这方面的投入也分别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这就说明,贾不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句话,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讲一讲,更是落实在了行动上。
在省委常委会上,贾不凡根据江南目前的发展情况,提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要把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的方针政策,要求政府对民生方面的投入以及老百姓的实际收入,不得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要让全省九千多万人民,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首次提出了要藏富于民的战略思想。
贾不凡说道:“同志们,过去有句话叫大河流水小河满,我认为这句话是不符合唯物主义理论观点的,小河没有水,又怎么能有大江大河呢?老百姓没有真正地富裕起来,我们这个国家又怎么能谈得上富强呢?”
贾不凡的话引起了常委们的深思,这个观点可以说是非常的新颖。以前一直在讲国强民强,把国强放在了第一位。按照贾不凡的理论观点,则把民富提到了一个首要的位置,就是先民富后国强,只有老百姓都富裕了,整个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贾不凡微笑着看了看常委们,他知道要使这些人的思想转变过来,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要有一个过程。但形势的发展却已经到了必须做到这一步的时候了,如果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那就必须先让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跟上形势的发展。
“在我们国家近代的发展历程中,现正在面临从‘国强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路径选择。选择走‘国强民强’或‘民富国强’的道路,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在当前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中,通过民富实现国强,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对于这方面的理论,贾不凡可以说已经研究很长时间了。稍作停顿,使常委们有一个接受和消化的时间,贾不凡又说道:“国强与民富一直是世界上各国所追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民富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即人民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而国强的含义,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一是指国家有能力保卫领土完整、抵抗外来侵略、保护国民;二是指国家可在国际社会中找到合理的位置,公平地参与国际竞争;三是国家有力量抵抗自然灾害、防御疾病、发展科技,有经济实力照顾社会弱势群体。一般来说,不能简单地将一国经济总量的庞大,或者政府财政实力的强大,等同为国强。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提出要健康GDP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