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上贾不凡可是够忙的了,分别陪同国家发改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财政部等六个单位的客人吃饭。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莅临检查工作,作为江南省的一把手,贾不凡如果不出面,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种频繁的接待陪同,现在已经由单纯的礼尚往来,演变成了一种政治应酬。
对于贾不凡来说,是极为反感这些应酬的,这就像人体内的阑尾似的,既不能轻易割舍,有的时候还要闹出一点小痛来。贾不凡之所以反感这些应酬,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应酬使本来就非常宝贵的工作精力,在应该做的事业方面投注得越来越少。
现在官场中人都在兢兢业业地忍受着这份苦役,费心巴力地滋养着这个怪胎,如果不参加这些应酬,就要得罪人,事情也不会办得顺利了,国家部委对江南的考核就不能评优。没有这些应酬,官员们的权势就没有办法得到体现,别人就会笑话你。
现在的应酬是越来越多,干部们最感头疼的应酬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接连不断的上级检查评比,第二类就是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会议,由于应酬太多,干部们形象化的比喻,他们的时间被人为地分为了三段,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接待应酬,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开会和陪同检查考核,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才被用于正常的工作。
反感归反感,但每个体制内的人还必须要这样做,要实现人生的目标就不得不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管你是身居高位的省委书记,还是市井百姓,应酬是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
当然了,应酬并不是这个国家的专利,通观世界,从古至今,所有的达能贤士都视应酬为一门特殊的学问,不仅要了解到其中的许多道理和潜规则,更要领悟并懂得加以利用。所以,最后成功的那些人大都能娴熟地应用应酬的技巧和策略。在看似简单的推杯换盏之中,却是玄妙而又必要的应酬智慧与艺术的结晶。
通过这几场应酬,贾不凡也看出来了,这些客人对江南的态度各异,有的是对江南的现状忧心忡忡,也有的是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想来看看贾不凡这个太子能否力挽狂澜,把江南这辆陷入沼泽的车辆拖出来,重新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贾不凡下去视察的新闻片在江南新闻的黄金时间播出了,新闻刚一播完,周志军就接到了省长李胜斌的电话。
“老周啊,看到新闻了吗?我们的这位太子书记是在向我们宣战了!”
“呵呵,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人家刚来总得让人家出出风头嘛,只不过鹿死谁手现状还不一定呢。”
李胜斌停顿了一下又说道:“看来宣传部的那尊神又和贾不凡勾搭上了,我们原来就是没有重视起这方面的工作,宣传大权没有抓在手里,这也是一个失误啊!”
提起这件事情来,周志军也是一肚子火。钱丰新在担任省委书记的时候,他曾经多次提出,即便是不能把樊品高拉过来,也要向宣传部安插进去人,把樊品高给架空了,牢牢地掌控住宣传部。可钱丰新当时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搞房地产上了,认为即便是樊品高掌握住宣传部,也只是一个替省委吹喇叭喊口号的角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所以就否定了周志军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