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秘书长薛友打来了电话:“贾书记,刚才三号首长办公室的黄主任打来电话,询问你的行踪,中央办公厅也发来了明传电文,要求我们上报两会代表的名单。”
贾不凡说道:“两会代表名单已经在常委会上确定下来了,你就将那份名单上报就可以了,如果开会的日期没有什么变化,我再过几天就会结束在这里的三同返回省里,在这期间有什么工作,你可以按照省委常委会上的决议,直接请示和平书记。”
薛友又说道:“贾书记,黄主任听到你带头下去搞三同了,也感到非常吃惊,他说要把这个情况及时向首长汇报。”
贾不凡也知道薛友讲这话的意思,广南省搞的这次干部下乡三同大行动,事先也并没有向中央汇报。这件事情也可以说是开创了这个国家的一个先例,薛友讲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在替贾不凡担心,中央对广南省开展的这次行动,会持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薛友同志,中央首长曾经指示过了,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就要放心大胆地去干,干部下乡与群众实施三同,这也是继承了老一代革命家的光荣传统,也是符合中央关于民生工作的指示精神的。”
这几天晚上,贾不凡都到村里的五保户家里以及贫困家庭进行了访贫问苦,也从中了解到了不少的情况。去年省里就下文件要求大幅度的提高五保户和贫困家庭的补助标准,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县执行的力度非常不够,不仅补助标准没有提高,就是春节期间也没有见到乡里的干部来慰问。
结合到小锰厂遗留下的环境治理问题,贾不凡觉得红峰市与近山县在思想认识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说白了就是眼睛只盯着上面,这也是一种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
一天中午,贾不凡带着张猛信步走进了这个村里的小学。小学的校长和老师看到贾书记来了,也是非常吃惊,忙忙碌碌地沏茶让座,好一阵子才安静下来。
“我这次到学校来就是要实地看一看,你们学校对省委、省政府发展教育工作有什么意见或者是建议。既然我在这里三同,就要为咱们村的百姓做点实事。”
在校长的陪同下,贾不凡对这所学校进行了视察。从外观上看,学校修建得还是很不错的,雪白的墙壁,明亮的窗户,硬件设施可以说很好,但是一走进教室,里面的情况却就不容乐观了。
教室里所谓的课桌高低不平、千奇百怪,都是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也不知道都是些哪朝哪代的东西,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的,还有几张所谓的桌子,则是用石头支起来的木板,学生在上面写字都要小心翼翼的。
由于是吃午饭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已经回家了,只有不多的学生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贾不凡看了看这些学生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饭菜,大多是一碗白米饭再加上几根咸菜。
校长说道:“贾书记,我们这个学校不仅承担着本村学生的教育任务,周围其他几个村子的学生也到这里来上学,这些学生就是外村来就读的。”
贾不凡点了点头:“刚才听你们介绍,学生的课桌都是自家带来的,市里和县里就没有这方面的拨款吗?这些孩子都在长身体的时候,中午就这么对付一下怎么能行呢?”